海豚花屬名是由希臘文streptos「扭曲的」與karpos「果實」所組合成,因為其果實為螺旋狀,而種名saxorum意思為「岩石上生長」,在原生地是生長在林地岩壁上,其莖部容易四散匍匐生長,生長勢強,株高15-40公分,葉片肉質,花柄細長下垂,花朵藍紫或白色,造型輕盈優雅,就像一隻在海裡跳躍的海豚。適合以吊盆或壁掛方式種植,花期四季都可開花,以夏季較盛。
栽培方式
海豚花栽培環境要有明亮散射光,光照充足,株型會較緊密且開花性較佳,但仍要避開夏日的強烈陽光,栽培介質需排水良好,澆水時需待表土微乾再一次澆透,若放置水盤,需注意不能積水以免根系腐爛;由於葉片佈滿細毛,需注意若栽培環境不通風時,澆水不要讓水珠殘留於葉面上。摘心才可使植株枝葉均衡向四週發展,且摘心後長出的分枝越多開花數也越多。栽種一段時日之後,基部的枝條會開始木質化,葉子會黃化脫落,建議將頂芽剪下扦插再重新培植。
本種為特有亞種,產於全島低地至中海拔山區,另外澎湖也曾有記錄,近年來未再觀察到。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生林和常綠硬葉林等的森林邊緣和溪流沿岸處活動,成蟲飛行緩慢,會訪花吸蜜。成蟲翅膀腹面圖紋像菜葉,有近似葉脈、蟲咬痕和水傷的斑紋,早期職業採蝶人稱牠為高麗菜蝶。在臺灣類似的種類為臺灣鉤粉蝶,其後翅外緣呈鋸齒狀,本種則為圓弧狀,在辨識並不難。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鼠李科的桶鉤藤和小葉鼠李,雌蝶將卵單產於寄主植物的嫩葉、新芽上,卵呈橙黃色梭狀,側邊有縱稜,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終齡幼蟲綠色,於寄主植物的枝條或葉片下化蛹,蛹為縊蛹,蛹外觀淺綠色,翅基附近有一褐色斑紋。
害蟲學名:Paracoccus marginatus
害蟲目別:半翅目
害蟲科別:粉介殼蟲科
危害作物資訊
作物名稱:朱槿
作物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作物科別:錦葵科
體縱扁而頭部寬闊,兩眼位置偏向上位;體多呈灰黑色至深灰色,全身與各鰭則密布白色圓點。背鰭硬棘數2,軟條數7-8;臀鰭硬棘數1,軟條數4-5。
分布區域
南美洲委內瑞拉境內之奧利諾科河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