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進擊吧!有智慧的大豆--創造出大家都愛的大豆--03
作者:黃懷瑩;曾竫萌;劉興榮
公佈日期:111 年 01 月 12 日
種子的彈跳 農民的困擾
解決了純化問題之後,緊接著便是改善裂莢。
其實豆子裂莢是一種生物天性,藉著此一特性,讓種子得以彈跳出來、散播繁衍,是大自然的智慧。
但是此一特性卻不利於機械採收,因為造成田間損失之外,也使得採收時間變短。
尤其近年來在政府支持國產雜糧的鼓勵下,轄區內的大豆面積逐步擴大,機械採收成為主要趨勢;然而機器通常需要調度時間,採收期也會變得更加緊迫,這使得改善裂莢變得刻不容緩。
抗裂莢基因的出列
首先進行抗裂莢育種的陳正昇回憶,當時他的裂莢研究是與農民合作,特別選在花蓮玉里長良,此區域的春作栽培大豆在6~7月時天氣幾乎每天都是早上出太陽、下午下雨的天氣型態,在這種乾溼交替的環境下,裂莢情況會特別嚴重,一大部分的豆子在田間便損失掉了,在此條件下進行大豆裂莢的調查,事半功倍。
為此他搜尋了很多國內外文件,發現大豆其實有某個基因是較抗裂莢的,但當時卻不知道國內有哪個品種帶有此一基因,所以進行了上述研究實驗,
後來發現高雄選10號及台南5號帶有此一抗裂莢基因。而他則是挑選了顆粒較大的台南5號來做為回交親本,這是因為期望回交子代不僅具有花蓮1號的優點,同時也能具備抗裂莢、大粒等臺南5號的優點。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豆類 > 豆類營養與肥培管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豆類 > 豆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行銷 > 農業行銷-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農業機電 > 農作機電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農業發展
延伸閱讀
- 黑豆大小顆粒分級機之研製111/05/19
- 竹東軟橋地區有機水稻田蜘蛛多樣性與害蟲族群之相關性研究111/05/17
- 比較不同農業操作對稻田無脊椎動物群集結構相似性之影響111/05/17
- 基徵草蛉優化飼育技術之開發及應用111/05/17
- 臺灣有益昆蟲蠶蜂應用之回顧與展望111/05/17
- 苗栗場農情月刊第270期-農業科技研發成果交流 分享共創多贏111/05/17
- 苗栗場農情月刊第269期-認識碳足跡 促進綠色消費111/04/22
- 載運好幫手〜電動智能跟隨農地搬運機田間作業示範觀摩吸睛111/04/11
- 苗栗區農業專訊第97期-無人飛行載具應用於精準施肥技術111/03/30
- 花改場--開春保「柚」 春節的無負擔料理,花蓮柚子沾醬陪您清爽過年11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