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高可達30m,樹幹通直,分枝少;樹皮灰色有皮孔,老樹皮龜裂剝落。葉集中生長於枝梢,樹冠圓窄。互生三至五回羽狀複葉,莖柄基部膨大抱莖,小葉於羽軸上對生。葉紙質橢圓形,長6~12㎝、寬4~6㎝,葉面光亮、葉緣波浪狀。由頭狀繖形花序聚成的圓錐花序自枝端伸出,常可達50㎝,花序軸、花梗、苞片有黃褐色星狀毛。淺黃色花瓣5枚,直徑約0.5㎝,有香味。開花期冬季。黑色果實扁圓形,長約0.7㎝。
栽培方式
適合全日照或半日照環境,幼樹耐陰性較強,可種植於室出窗邊或有人工光源照射處。具有粗壯樹幹的直株較耐旱,可待介質乾才澆水。若是枝條較細的幼樹則不耐旱,觀察新葉略有疲軟狀態即需澆水。每季施用一次長效性肥料即可。
本種產於全島平地到低海拔山區,另外基隆嶼、龜山島和馬祖也有分佈。成蟲喜歡於森林邊緣較潮濕的環境活動,飛行時敏捷活潑,停棲時翅膀通常閉合,有時會至林中有陽光處曝曬,前翅成V字型後翅平攤或下壓。除訪花吸蜜吸水外,也喜歡吸食動物的排遺‧尤其是鳥類的。成蟲前翅有白色帶狀條紋,也是其中文俗名由來。在臺灣類似的種類為連紋袖弄蝶,本種前翅腹面之白色帶狀條紋‧僅至中室;而連紋袖弄蝶會延伸至前翅邊緣。本種成蟲後翅腹面顏色,會隨季節而有所差異。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薑科的月桃、臺灣月桃、山薑、薑黃、鬱金、三奈和野薑花等,雌蝶尋找長於較陰暗處之寄主,將卵單產於寄主葉片或植株的莖上,卵呈暗紅褐色覆碗狀,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小幼蟲於寄主表面將葉片反摺成蟲巢,大幼蟲將葉片對摺成蟲巢。終齡幼蟲會至葉背化蛹,蛹為縊蛹,會分泌粉狀蠟質代謝物,佈滿於葉背,防止水份入侵。
小型塘鱧,體色灰藍並於體側上具有橘紅色之橫紋;背鰭兩段,與臀鰭皆具黃紅雙色相間,尾柄處具眼斑;成熟雄性具隆起額端。背鰭硬棘數8-9,軟條數13-14;臀鰭硬棘數1,軟條數13-14。
分布區域
巴布亞新幾內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