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稻作-水稻

 
項目符號

水稻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一點大螟
二化螟
大螟
小稻蝗
白星椿象
白背飛蝨
長角麥蚜
南方綠椿象
負泥蟲
細針緣椿象
斑飛蝨
黑尾葉蟬
黑椿象
電光葉蟬
臺灣蜘蛛緣象
臺灣鐵甲蟲
瘤野螟
稻心蠅
稻水象鼻蟲
稻苞蟲
稻細蹣
稻象鼻蟲
水稻薊馬
褐飛蝨
樹蔭蝶

 

臺灣鐵甲蟲 (Rice hispa)

學名:Dicladispa armigera (Olivier)

(鄭清煥。2003。鐵甲蟲。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水稻保護,第152頁。防檢局。台北。448頁。)

生態習性:
  成蟲將卵散產於較近葉尖之葉背組織內,孵化後幼蟲即蛀食於葉片組織內,幼蟲5齡,歷時1423天,老熟幼蟲化蛹於被害葉所形成之袋狀處,約經4天羽化,成蟲壽命為23週,其間一隻雌蟲可產5060粒卵。成蟲活動力不強,性畏光,具假死習性。本蟲在本省年發生45代,通常以成蟲在雜草間等越冬,惟溫暖時尚可出現攝食甘蔗、雜草等葉。第一期作以水稻抽穗後受害較重,第二期作則以水稻發育初期受害最為慘烈。台灣鐵甲蟲在民國45年以前曾列為本省五大水稻害蟲之一,目前已成局部性發生之害蟲。

形態:  

卵:

扁橢圓形,半透明,略帶綠色,長約0.8公厘,散產於稻葉組織內。

幼蟲:

長橢圓形,頭小而圓,淡黃色,胸腹部淡綠色,背面有隆起之粗縱線,兩側各有數條縱皺紋,各節之中央具橫溝一條;胸部具足三對,腹部各節兩側向外突出,突出部狀似三角形,尾部有向後伸之刺狀突起。老熟幼蟲體長約56公厘。

蛹:

扁平,長橢圓形,黃褐色。前胸背板之兩側各有一扁平突起,外方生四短齒,各腹節兩側具一小翅。翅鞘末端達第5腹節。體長約45公厘。

成蟲:

體長約5公厘,全體藍黑色具光澤之小甲蟲。頭小而略圓,複眼灰黑色,觸角棍棒狀,前胸背面密布刻點,兩側有刺狀突起兩對,突起之上方分為四叉,約20支。後翅為灰黑色。                                                                                                                                                 

(鄭清煥。2003。鐵甲蟲。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水稻保護,第153頁。防檢局。台北。448頁。)

危害狀:
  成蟲以咀嚼式口器自業片表面沿葉脈啃食上表皮及葉綠層,遺留下表皮而呈現白色長條斑紋。幼蟲在葉片組織內,潛行取食為害,僅留上、下表皮,呈白色帶狀,危害嚴重時斑紋連成一片,全葉變白而枯黃,不能抽穗,甚至全株枯死。

(鄭清煥。2003。鐵甲蟲。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水稻保護,第152頁。防檢局。台北。448頁。)

防治方法:
  
目前鐵甲蟲發生密度甚低,政府並無登記藥劑使用於鐵甲蟲防治,若需要可參考負泥蟲之防治藥劑。

(鄭清煥。2003。小稻蝗。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水稻保護,第155頁。防檢局。台北。448頁。)
 
成蟲 為害狀
(鄭清煥,1988,台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彩色圖鑑第98頁) (鄭清煥,1988,台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彩色圖鑑第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