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業專訊--黃芩有機栽培管理與機能性產品研發--03
作者:張同吳
公佈日期:111 年 12 月 06 日
二、整地、施肥及作畦
黃芩種植需整地,整地前先將有機質肥料均勻撒施於田間,以N:P2O5:K2O=4.9:2.1:1.9為例,每公頃約施用4,000-6,000公斤之有機質肥料作為基肥一次施用,施肥後將肥料翻犁至土壤中。整地時土壤宜深耕並細碎土壤,再作畦栽培,畦高約30公分,作畦方向以南北向為宜,作畦完成後可利用銀黑色不透光的塑膠布、雜草抑制蓆等材料覆蓋畦面,以保持土壤濕潤及防除雜草。由於黃芩的單株產量較低,可採用較密植的方式栽培,行株距可為60-90×20-30公分,或採雙行交錯種植之方式,視田間操作方便性來作調整,在畦面覆蓋資材的種植處開出直徑約10公分大小之洞口,留作種子播種或種苗定植之用。
三、繁殖方式
黃芩一般以種子直播繁殖,種植適期為3月,種子種植後覆土深度約2-3公分,覆土後澆水,發芽前須保持畦面濕潤,約5-7天後種子發芽;亦可採用育苗移植方式,種子播種在育苗盤或育苗床,發芽後待葉片長至4-6片,根系已長出後即可移植田間定植。定植時應小心避免使幼苗根部受損,影響植株移植存活率及根部生長發育,定植後應立即澆水或噴灌灑水,以提高幼苗成活率。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特用作物 > 其他特用作物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特用作物 > 其他特用作物營養與肥培管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特用作物 > 其他特用作物-其他
延伸閱讀
- 第72輯技術專刊農遊體驗100種-假人參根雞湯料理體驗111/12/28
- 澎湖香茹茶飲樣態開發應用111/12/20
- 花蓮區農業專訊--黃芩有機栽培管理與機能性產品研發--06111/12/06
- 花蓮區農業專訊--黃芩有機栽培管理與機能性產品研發--05111/12/06
- 花蓮區農業專訊--黃芩有機栽培管理與機能性產品研發--04111/12/06
- 花蓮區農業專訊--黃芩有機栽培管理與機能性產品研發--02111/12/06
- 花蓮區農業專訊--黃芩有機栽培管理與機能性產品研發--01111/12/06
- 苗栗場農情月刊第277期 - 愛玉子抗氧化機能飲記者會 盛大發表保健新聖品111/12/06
- 苗栗場農情月刊第277期 - 獨一無二 蠶桑多元創新應用成果發表會111/12/06
- 花蓮區農情月刊--紫金在富里 本場輔導農會及在地青農 紫蘇有機繁殖採種與栽培技術11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