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新技術—利用深層海水冷源孕育洋桔梗

文/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花蓮縣地處東部交通不方便,除觀光業外其他產業及可用資源皆難與西部地區競爭,但上天賜予了花蓮另一樣更珍貴的寶貝─深海的藍金「海洋深層水」。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利用花蓮外海特有的深層海水為冷媒做空調降溫,首創以深海天然冷源從事農業生產的環保新技術。
洋桔梗為台灣目前相當具有競爭力的外銷切花,種植面積約 59 公頃,年產量 1,700 萬支,其中出口量約 300 萬枝。日本為世界第 2 大的切花消費國家,該國進口的洋桔梗有 84% 是由台灣所生產。但洋桔梗種苗於日溫 33℃ 或夜溫 28℃ 以上就會產生簇生化無法抽長正常開花。因此,在台灣洋桔梗種苗 9 成以上需由有天然涼溫環境的國家空運進口穴盤苗,部分種苗則在國內以高海拔培育或冷氣房育苗,育苗成本甚高。近年來石油資源短縮,能源費用高漲,生產洋桔梗種苗的成本或進口運費也會因此不斷增加。
深層海水特性
深層海水為水深 200 公尺以下,陽光照射不到的海水。在 600 公尺附近的深層海水溫度就大概只有 9℃,並且終年維持低溫狀態。海洋深層水可應用在農業、水產領域,還能開發成包裝水、化妝品、各類食品及清酒等產品。花蓮具有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深層海水資源就在不遠的外海,全世界沒幾個國家有這種方便可得的資源。目前花蓮已經有 3 家業者相繼投入深層海水產業,並且陸續推出相關的週邊商品。
節能減碳的低溫育苗技術
為有效利用深層海水天然優點及將其發展成為花蓮地區特色產業。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自 97 年開始著手進行深層海水的相關研究,並配合位於新城鄉的東潤水資源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海洋深層水冷源降溫設施。經過評估後,選定經濟價值高且種苗 90% 以上由國外進口的洋桔梗作為深層海水農業應用的研究標的。海洋深層水溫度平均為 9℃ 左右,在生產包裝水或其他產品時這些低溫是浪費掉的。為了增加深層海水的附加價值,利用作為天然冷媒,經熱交換處理機,可吹送出 19 - 20℃ 的冷風供給需要涼溫育苗的洋桔梗利用。在此系統下於夏季高溫季節,能維持雙層塑膠布保溫溫室內日均溫為 26.4℃。在這種涼溫環境下培育的洋桔梗種苗無簇生化現象的發生。同時,將深層海水冷源培育的洋桔梗與進口苗或國內冷氣房育苗植株定植後比較,其開花品質相似,因此以深層海水冷源可生產具商品價值的無簇生化洋桔梗種苗。
詳全文請參考豐年半月刊60 卷第12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