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發問 查主題 翻圖鑑 搜影音 進階搜尋 ::: 首頁農博萬象農學報導農情關注站農試所研發水簾溫室栽培菇類技術,有效提升菇類品質與產量 農學報導 農試所研發水簾溫室栽培菇類技術,有效提升菇類品質與產量 刊登日:106/03/24 錯誤回報 友善列印 收藏文章 以文找文 回列表頁 182 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成功研發水簾溫室栽培菇類技術,經過輔導菇類業者試栽後,發現對菇類產量及品質改進,皆顯著提高,對於台灣菇類產業發展有莫大幫助。 農試所表示,因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使得傳統菇舍栽培的香菇與木耳等菇類,產量與品質皆有下滑現象,乃積極著手開發水簾溫室栽培菇類之技術。透過水簾降溫設備,利用冷熱交換原理,於進風口安裝蜂巢式材料,並使流水由上方流下,而溫室另一端則裝置風扇,透過風扇產生之負壓力,使外界空氣通過水牆進入溫室內部,因此當高溫低溼之外界空氣通過水牆時,藉由水氣吸收之蒸發潛熱,使空氣成為低溫高溼,而創造適合菇類生長之環境。亦藉由這項技術,改善傳統菇類栽培因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而導致產量下降情形。 農試所指出,現行傳統菇舍栽培之設施僅係利用簡單黑網遮陰,雖有透過自動灑水設備加濕,但整體設施內之環境仍受外界氣候所影響,在暖冬時傳統菇舍內之溫度仍有高於28℃以上之情形發生,而該所所設置的水簾溫室,可在12月至4月間維持菇舍內部平均溫度在16至24℃間,夏季溫度亦可控制在28℃以下,且可維持環境濕度在85~90%之間,所栽培的香菇平均產量約為300至350公克/包,較目前香菇平均產能173公克/包有顯著之提升,此外木耳之平均產量為285至363公克/包,雪耳之平均產量為260.7公克/包,顯示此技術皆可讓菇類產量提升10~15%以上。 農試所表示,台灣新鮮菇類年產量14萬公噸以上,產值超過122億,佔整體蔬菜產值之16.5%,為國內重要農產業之一。目前雖然已有利用全環控菇舍栽培之菇類如金針菇、杏鮑菇、鴻喜菇及洋菇等,但由於投資成本較高,因此全環控栽培業者較傳統菇舍栽培戶少。而傳統菇舍栽培戶,因其投資成本較低,故栽培戶數為我國菇類總數之68%,但近年來受極端天氣事件影響已不利整體產量表現。 農試所強調,採用水簾溫室栽培有降低投資成本之效,且如果配合香菇進行立體化栽培,亦有促進香菇單位面積栽培量增加等優點。 聯絡人:農業試驗所主任秘書郭坤峰 電話:04-23317003 植物病理組組長張瑞璋 電話:04-23317500 植病組助理研究員呂昀陞 電話:04-23317533 分享: Facebook Messenger Twitter Line 上一篇 拒絕外來入侵種毒害 銀膠菊防治宣導會熱烈展開! 下一篇 積極推動防疫監控措施,疫情穩定控制中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7% 我喜歡:14% 很實用:14% 夠新奇:10% 普普啦:5% 一級棒 我喜歡 很實用 夠新奇 普普啦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投票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網站單元 農業主題館 農業知識家 農業知識庫 圖鑑知識 植物圖鑑 蝴蝶圖鑑 農業害蟲圖鑑 觀賞魚圖鑑 鳥類圖鑑 圖書影音 農業圖書 影音專區 農博萬象 農學報導 農業小百科 都市農耕專區 百年農業發展史 學習推薦 相關網站 農漁生產地圖 農業懶人包 知識圖卡 好識會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