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軟體動物防治藥劑開發
刊登日:102/12/23

根據統計,蝸牛、蛞蝓等軟體動物對農作物之危害範圍極廣泛,無論水稻、蔬菜、葡萄、木瓜、紅龍果及其他重要作物,幾乎無一可倖免,農作物如未防治,則受蝸牛、蛞蝓之危害率在30~40%之間,尤其紅龍果等棚架式栽培作物,目前尚無適當藥劑及方法可防治地上部之蝸牛。
現有防治方法中,主要有:物理阻絕法、餌劑及粒劑撒施法及殺蝸劑噴施法等,物理阻絕法(例如:以剖開之寶特瓶或塑膠片圍繞在作物莖幹基部,形成倒漏斗形阻絕設施,使蝸牛無法爬上頂梢)。雖有極佳之效果及具環保特性,但裝設耗工且無法適合所有作物(如火龍果之莖幹為三角菱形具有硬刺),而餌粒劑之撒施,多撒於土表(如:聚乙醛餌劑),一旦蝸牛爬上莖幹,則無防治效果,化學農藥之噴灑,不耐雨水沖洗,且因蝸牛具有堅硬外殼,藥劑不易穿透而效果有限。
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為解決農民的困擾,與業者合作研發可用以防治地上部軟體動物之新製劑,適合傳統方法噴灑施用,能在作物表面形成耐水性薄膜,特別適合防治雨後出現為害作物之蝸牛,此一新製劑之推出,將可減少上述農民40%之損失。
文圖 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上一篇
如何安全使用農藥(個案分享)
下一篇
泰式紅豆糕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28%
我喜歡:50%
很實用:17%
夠新奇:0%
普普啦:6%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羅*珍(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1/15
非常好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4/20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