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蔬菜馬鈴薯

 
項目符號 葉菜類
項目符號 根莖菜類
項目符號 大蒜
項目符號 牛蒡
項目符號 甘藷
項目符號 芋頭
項目符號 洋蔥
項目符號 胡蘿蔔
項目符號 馬鈴薯
項目符號 茭白筍
項目符號
項目符號 蘆筍
項目符號 蘿蔔
項目符號 果菜類
項目符號 花菜類
項目符號 食用菇類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

英文名:Potato;lrish potato;White potato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智利及秘魯高原地方,1537年西班牙人首先發現有印地安人栽培馬鈴薯。其後由西班牙水手傳到歐洲;再傳至澳洲、德國、瑞士和蘇俄等國家。最初認為馬鈴薯含有毒物,僅作觀賞用;後來才漸漸擴大栽培,並經德王威廉和法路易提倡,遂成為歐洲糧食作物。馬薯傳入我國時期不詳,為法國和比利時傳教士引進山西、陝西等地,漸漸遍及全國,主要栽培區為黃河流域及東北一帶,為當之主要糧食。馬鈴薯在台灣的栽培歷史短,光復之初,曾因種薯供應困難,栽培面積甚少,民國64年以後因健康種薯繁殖及機械化栽培計畫之進行,栽培積激增。目前栽培主要品種有:克尼伯、卡地那、五峰等品種。

  馬鈴薯植株一般性狀:

葉: 互生羽狀複葉,為頂生小葉和其下4~5對側生小葉所組成,葉柄基部兩側著生一對托葉,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頭尖銳而基部作心臟形。葉長3~8公分。濃綠或綠色。
花: 完全花,聚繖花序,合瓣花冠,管狀,五裂,有白色、紫色、黃或藍色,集生於莖上部,直徑2.5~4公分,小蕊五枚,與花冠製片互生,花藥聯合圍抱花柱。
果: 漿果,球形或短卵圓形,初為綠色,成熟時轉成色或淡紫綠色。
薯球: 為地下莖部側生之橫枝,即匍匐莖之先端膨大形,成為地下塊莖,塊莖表有芽眼及皮目,皮色有紅、紫、黃、粉紅等顏色,薯肉有黃、白或淺黃等色,薯球形狀為圓形、長筒形、卵圓形或橢圓形等。

  台灣地區現有作物栽培品種名錄(茄科篇),P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