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小麥
高粱
落花生
綠豆

 

雜糧總論

前言

  本省雜糧作物種類多,包括甘藷、玉米、落花生等十餘種作物,早期栽培地區多限於灌溉不易,且土壤貧瘠之地。光復後人口增加及畜牧業蓬勃發展,本省生產雜糧不但栽培面積增加,另配合高產質優新品種之育成推廣及栽培技術改進下,單位面積產量亦逐年提高。五十年全省雜糧栽培面積達四十四萬多公頃,總產量三四○萬公噸,其用途包括食用、飼料用、搾油、製粉及釀酒等。自六十年開始,因社會變遷、市場需求及政策導引,使得雜糧作物生產結構改變。尤以甘藷一項變化至鉅,栽培面積由光復初期至六十年間的二十餘萬公頃,降至目前一萬餘公頃;又因政府採行保價收購措施及配合稻田轉作政策之推行結果,飼料玉米在五、六年間由三萬七千餘公頃增至六萬七千餘公頃,高粱則由七千餘公頃增至二萬七千餘公頃。落花生、大豆是本省食用油主要原料,其副產品可供家畜飼料,最高峰時,落花生達十萬公煩,大豆達六萬公頃,惟近年來受進口大豆影響,僅供食用為主,致八十六年間落花生栽培面積僅為三萬三千公頃,大豆僅為二千四百餘公頃。紅豆係供製豆餡之原料,曾大量外銷日本,然因大陸產品競爭,致栽培面積僅有五千六百餘公頃。近年來為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及國人消費型態的改變,本省雜糧產業將往鮮食及加工方面發展,提昇雜糧產品的品質及附加價值,開發多樣化及精緻化的產品。以配合消費市場之需求,增加農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