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鵝同精研社 / 疾病保健 / 鵝出血性腎炎腸炎(Hemorrhagic Nephritis Enteritis of Geese; HNEG)預防及控制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鵝出血性腎炎腸炎(Hemorrhagic Nephritis Enteritis of Geese; HNEG)預防及控制
發文日:104/12/01

# 病原
一、鵝出血性腎炎腸炎病原為多瘤病毒科(Polyomaviridae family)多瘤病毒屬(Polyomavirus genus)中之鵝出血性多瘤病毒(Goose haemorrhagic polyomavirus)。
二、不具封套。
三、病毒結構為直徑約45nm之二十面體,具雙股DNA。

# 病毒特性、臨床症狀及病理組織變化
一、本病好發於4-10週齡鵝隻,依場內飼養管理及年齡不同,其死亡率介於4%-67%,年齡越小或飼養管理不佳者會誘發較高死亡率。
二、感染場部分鵝隻發生無預警死亡(無臨床症狀),鵝隻臨床上可見共濟失調及頭頸部震顫等神經症狀,其排泄物可見血樣糞便。除鵝隻外亦可感染鴨隻(紅面鴨及土番鴨),鴨隻多為不顯性感染。
三、肉眼病理變化可見皮下組織水腫、膠樣腹水、腎臟發炎及出血性腸炎,主係病毒複製過程中破壞血管內皮細胞所導致。
四、慢性感染在臨床可見跛腳症狀,病理變化為關節處有尿酸鹽沈積。

# 流行病學
一、本病為歐洲(法國、匈牙利及德國等)鵝隻主要疾病之一,臺灣亦有檢出案例。
二、主要透過感染鵝/鴨隻或污染之糞便直接傳播,亦可透過受污染人員、車輛、器具、箱籠等間接傳播。

# 預防及控制
一、須嚴格執行門禁管制、人員、車輛、器具、裝載箱籠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始能防範病毒入侵。
二、避免購入來源不明鴨/鵝飼養。
三、鵝出血性多瘤病毒不具封套,對氯化物消毒劑敏感(例0.5%次氯酸鈉),惟消毒前需澈底清洗場區,移除糞便等有機物質,以避免影響消毒效果。
四、本病為病毒性疾病,無有效治療方法,感染場注意禽舍保溫及降低鵝隻緊迫,可降低發病率,另配合批次飼養及統進統出管理,落實執行各項生物安全措施,以逐步清除場內殘存之病毒。
五、本病非屬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表列應通報疾病,亦非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所列動物傳染病,惟臨床上不易與水禽小病毒感染症(Waterfowl parvovirus infection)等作類症鑑別,因此發現疑似案例仍應通報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協助檢診及處置,以降低場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