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雞之學堂 / 雞外貌與數量經濟性狀之選育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雞外貌與數量經濟性狀之選育
發文日:103/08/19
雞外貌與數量經濟性狀之選育
 
鄭裕信著
 
前言
台灣農業面對國際日愈競爭的壓力下,台灣農畜產貿易自由化將是必然之趨勢,為因應未來更艱鉅的考驗與挑戰,如何創新研發與加強國際行銷,為今後農業升級的利基及重要課題,「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為目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施政之主軸,「健康」就是要我們飼養之畜禽健康,提供之畜產品能照顧到消費者之健康,環顧國內的台灣養雞產業,在面對未來全球化的經濟競爭,比的是產品的生產成本,產品品質,在未來消費市場趨勢,不管任何產業、任何產品,都將是低生產成本、高產品品質者所擁有。
 
因此,在畜牧生產方面更應從「品種改良」、「品質認證」及「品牌行銷」等3大重點來推動,選擇高品質、高經濟價值產品,全面整合中小農參與經營,發展團隊進場的外銷型農業。農政單位除輔導生產業者做好健全家禽產銷資訊、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等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措施外;對於區隔進口產品與國產品方面,並應以建立確實保證之產銷制度與優良禽品品牌之方式來因應,期能展現「優質台灣禽產品」的願景。 全球的養雞業,由於遺傳、生理、營養、加工、禽舍、堆肥及疾病防治等科技的進步,產業自動化與企業化的發展,使肉雞在生產效率方面有極為驚人的進展,雞肉成為最便宜的日常食物。
 
不過,生長快速的代價亦可能導致產品適口性的下降、產品多樣化的減少、動物福祉與傳統文化的喪失。現在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對於自然、高品質、多樣性、有傳統特色的產品都有極大的需求。但是在沒有健全的產品區隔及產銷履歷制度及產品認證下,有特色的地方雞種也沒有競爭力。因此為協助養雞產業開發多樣性產品,擴大消費層級與通路,雞之品種選育、高品質雞的認證與生產過程之規範實應列為業者之長期重要指標。畜產試驗所與國立中興大學分別於1985與1982年開始進行土雞選育工作,由於進行有系統之配種及系譜建檔,已分別育成不同特性之小體型台灣土雞品系,畜產試驗所育成之小體型台灣土雞並於1997年正式被命名為近親土雞台畜一號(原種)、畜試土雞台畜公十一號(畜試公系)、台畜母十二號(畜試母系)及台畜肉十三號(肉用土雞)。
 
其終端產品畜試土雞台畜肉十三號之特性略述如下:抗病力強、肉質鮮美、育成率佳、屠體脂肪率低,達16週齡體重約為 1.5 公斤。為了讓消費者對畜試土雞台畜肉十三號有進一步的了解及吃到真正美味之土雞,曾多次舉辦畜試土雞台畜肉十三號之推廣品嚐活動,頗受一般消費大眾之讚賞與肯定。另畜產試驗所為開發利用雞隻品種資源,進行烏骨雞選留保種及利用之純化工作,並開發烏骨雞利用之多樣性,輔導業者進駐創新育成中心等,宣導配合雞隻良好飼養管理第一級之生物安全防護(biosecurity)與第二級禽舍消毒,並落實各階段保健防疫計畫及定期之抗體檢測追蹤。初步結果顯示不論公母由初生到40週齡時之平均體重生長曲線顯示均以黑絲羽烏骨雞重於白絲羽烏骨雞,兩品系間各有其品系特性存在,屬小體型雞種,較適合觀賞、做月子、保健及藥膳用雞。研究結果將作為保持烏骨雞特性、改善烏骨雞生產效率及提供生產禽肉蛋健康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據,以提升整體養禽產業之競爭力並促進國民健康及爭取禽肉蛋出口之經濟利益。希望以實際行動支持高品質的本土畜禽產業,於近幾年來更進一步協助產業界進行有色雞育種選拔,以建立優良品牌。
 
 
一、系譜在雞選育之應用
畜產試驗所為固定及選育小體型台灣土雞品系並保存開發烏骨雞品系進行有系統之配種及系譜建檔,已分別育成不同特性之小體型台灣土雞品系並開發烏骨雞新品系,由於台灣土雞肉質好是生長快速之洋肉雞所不及者,在台灣進入WTO後,更成為區隔市場重要的家禽肉產品。台灣民間土雞主流雞群因市場需求而長期依據混合精液之人工授精方式進行生長性能改進,導致種用雞群繁殖性能低落。因此如何應用系譜人工授精及相關選育育種技術,包括指數選拔與基因檢測來提昇其繁殖性能,為當務之急。
 
一般使用人工授精配種繁殖之原因主要包括有下列事項:
  1. 增加公雞使用頻率
  2. 系譜選育並進行個體及後裔檢測
  3. 籠飼飼養
  4. 公母雞體型差異大
  5. 混合精液調整授精頻度
  6. 輪流配種
  7. 提高授精率
  8. 提早選拔公雞
  9. 冷藏及冷凍精液研發

至於種雞之人工授精是否具有應用價值,及能否成功地應用在雞的育種選拔上,則關係到是否有正確的系譜配種計畫,及優良之人工授精技術人員準確的操作方能成功。

 

二、簡單遺傳-質的性狀
雞的外貌性狀常成為品種訂定及區分之基準,一般有關雞隻質的性狀係指可以肉眼區分之表型及基因型,選拔生產雞隻質的性狀,主要仍需以消費者的喜好為目標,例如法國之紅色標簽品牌雞中裸頸雞即佔大部分,而目前臺灣傳統市場中仍以外貌定價,紅羽土雞為單冠、腳脛鉛色及羽毛淺黃至深褐黃色不等,放山雞仍以黑色外觀為主。此種選種工作即可利用系譜選拔單一基因之方式,或只利用顯性基因支配隱性基因的簡單遺傳法則來實施,以生產消費者容易辨識的商品。

因此雞隻外貌的顏色差異(黑羽、白羽、紅羽色等)、腳脛(白色、黃色、鉛色、黑色等)、皮膚(黃色、白色等)、雞冠(單冠、豆冠、玫瑰冠等)與五爪…等均可在較短的時間即可達到希望之選育目標。 由於雞隻質的性狀控制之基因種類非常多,僅列舉一些主效基因的利用如下:

(1) 矮小基因(dw):攜帶矮性基因的母系可減少約10-15%的維持費用,帶有矮小基因母雞,與正常公雞配種之後,其子代均為體型正常之商用雞。 Dw+Dw+ (♂) X dw/- (♀) (親代) Dw+dw(♂) Dw+/-(♀) (子代) (2) 羽毛顏色基因的利用:顯性白基因(C)或抑制基因(I)生產白羽色雞,E系列基因生產不同羽色雞(從黑色到淡橙色),性聯銀色基因(S)等。
(3)腳脛與皮膚顏色基因的利用:表皮葉黃素基因(W),真皮色素基因(Id,此為性聯基因)如表1.。
(4)羽毛生長與分佈基因的利用:例如裸頸基因(Na),性聯遲羽基因(K)。其中可利用性聯遲羽基因做為雛雞性別鑑定之用:公雞速羽(k/k)與母雞遲羽(K/+)交配,其後代母雞均為速羽(k/+),而公雞均為遲羽(K/k),雛雞很容易由飛翔羽及覆羽的長度區別出雌雄性別。

表1. 腳脛與皮膚顏色基因的組合
(基因型 大致上之表現型 (因涉及不完全顯性與一些其他基因))
(W+ : 白色皮膚; w : 黃色皮膚; E : 表皮黑色; Id : 抑制真皮黑色)

  1. W+/W+ id+/id+ e+/e+ 鉛色腳脛白色腳底
  2. W+/W+ Id/Id e+/e+ 白色腳脛白色腳底
  3. W+/W+ Id/Id E/E 近黑色腳脛白色腳底
  4. W+/W+ id+/id+ E/E 黑色腳脛白色腳底
  5. w/w id/id e+/e+ 綠色腳脛白色腳底
  6. w/w Id/Id e+/e+ 黃色腳脛黃色腳底
  7. w/w Id/Id E/E 近黑色腳脛黃色腳底
  8. w/w id+/id+ E/E 黑色腳脛黃色腳底

 

三、計量的性狀遺傳

  1. 計量的性狀遺傳例如體重、蛋重、初產日齡、產蛋數、飼料效率…等,這些性狀一般受多基因的影響,不容易以質的性狀之基因分離方式來分辨,常須借重數量遺傳統計之方法做累加性或變異性之分析,如遺傳率及遺傳相關之估算及利用,以做為個體性狀遺傳值估算及指數之選拔應用。
  2. 遺傳率 (Heritability,h2= VA/ VP)之狹義定義:為累加性遺傳變方與表型變方的比例。 表型值(P)=基因型值(G)+環境變異值(E)。 基因型值(G)=累加性作用(A)+顯性作用(D)+交感作用(I)。 遺傳變方(VG)=累加性變方(VA)+顯性變方(VD)+交感作用變方(VI)。
  3. 遺傳相關(Genetic correlation) 之定義如下:即兩性狀遺傳共變方與其遺傳標準差的比例。其計算式如下: rg= COVxy/ σx σy

 

四、有關雞的品種(系)選育工作舉例如下:

  1. 配種制度之建立 在雞配種制度上有簡單遺傳兩品系、三品系與四品系等多種配種方式可選擇,如使用逢機配種或選型配種,近親配種或遠親配種等,例如兩個公系與兩個母系生產商用土雞之方式如圖1,育種場主要負責最上游公母系的純系系譜選拔工作,以達到最佳之商用組合品系。

     
  2. 選育工作流程之規劃舉例
  • (1).選拔之目的 育種者長期用來改良遺傳性能之方法為選拔,首先必需確定選拔之目的,然後擬定希望選拔改進之性狀來選出具有最佳育種價(Breeding value)的個體作為下一代之種親。
  • (2).選拔強度及選育流程設計 選拔的性狀愈多,每個性狀的選拔強度就愈低,假設每一世代開始時系譜孵化母雞2,000隻,公雞400隻,掛上個別翼號。生長期飼料任飼,測量8或10週齡的體重。
    至20週齡第一次淘汰,留下1,200隻母雞與240隻公雞上籠檢定。產蛋期飼料限飼,進行至40週齡的記錄產蛋,在此期間亦檢查精子與進行一些遺傳分析。至46週齡時依據生長與產蛋(或精子性狀)資料以動物模式計算擬選拔性狀最佳線性無偏差預測值(BLUP)之育種價(資料之提供及分析如圖 2.)進行第二次選留,留下200母雞與40隻公雞進行系譜人工授精繁殖下一代。一個世代間距流程約52週。如產蛋檢定期較長時則需要到77週之時間。
  • (3).選拔反應(Response to selection) 選拔反應之定義:為希望因選拔使族群之性狀平均改變(R),即選拔種親的子代與整個未選拔種親的子代在平均表現型值的差異(R=h2S),S :代表選拔差 ∵ S=iσp,h=σa/σp ∴ R=ihσa /L i:代表選拔強度, L:代表世代間距 σa :代表累加性遺傳變方的開方
  1.  種雞育種場在生產上所扮演的角色
    在整個雞隻生產過程中,從育種場到飼養生產場乃至消費者如圖3,主要目的是供應品質穩定的雞種讓飼養者飼養。
    在認證生產制度上,當業者提出生產規範計畫向認證單位申請時,必須詳列使用何種品種(系),此點對於產品品質的管制極為重要。這些品系的差異包括自動性別鑑定、生長速度與外表型的顏色等(如羽毛、皮膚與腳脛)。公、母系利用主效基因(major gene)的遺傳模式,使得子代外貌與父系相同,亦即將一些顯性基因固定於公系,而母系則保持隱性的基因。衛生條件上,從育種場經孵化場至飼養場乃至屠宰場均須保持最佳之衛生條件。
    其育種目標是在安全衛生的條件下生產高品質健康的品種(系),以滿足消費者與飼養者;在消費者方面主要是產品需具有容易辨識的特徵及安全衛生高品質產品,在飼養者方面則是產品需具備高生產效益的性能。
 
 
 
 
 
 
 
 
 
 
 
 
 
 
 
  1. 雞育種場之管理:
  • (1)完全與外界環境隔離,飼料車僅能由外圍進入卸料。
  • (2)每一棟雞舍有單獨之衛生系統。
  • (3)雞飼養於個別籠、掛翼號,並使用可清洗消毒的掌上型電腦資料收集。
  • (4)建立系譜。
  • (5)人員培訓。
  • (6)公共衛生及保健。例使用之飼料需經消毒處理,保證無病原菌(如沙門氏菌)污染。
  • (7)符合動物福祉。
 
 
五、結論:
為建立優良品牌雞的品系特徵,系譜可做為配種決策的一種策略,考量上述質與量之性狀選育外另可包括:
  • (1)耐粗放(結實的腳脛)
  • (2)低死亡率
  • (3)對飼料的變異較不敏感
  • (4)相對於白肉雞含較少的脂肪
  • (5)較佳的肌肉產量
  • (6)烹調的流失率較少
  • (7)適合動物福祉的概念(例如:生長慢、戶外放牧、低能量飼料、親代方面無過多的限飼)

附註: 例如法國有色雞育種公司SASSO 與HUBBARD 均有生產紅標品牌雞種。

詳細請參見該公司目錄或網站(網址:www.sasso.fr 與www.hubbardbreed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