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源管理 / 雞糞堆肥的處理方式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雞糞堆肥的處理方式
發文日:96/09/21
雞糞堆肥的處理方式

台灣地區雞糞堆肥的處理方式(林,1994),可大致歸納為簡易堆積式、堆積送風式、開放攪拌式及密閉式等數種。而堆積方式、攪拌機械及送風方式的不同,實際應用在一般農家及專業堆肥製造場者,可說是五花八門,其中比較常見的有:箱型送風式、簡易堆肥舍、送風堆肥舍、迴轉攪拌式、鋼板履帶翻堆式、箱型圓筒式、直立圓筒式等。

以下就目前比較被普遍採用且符合環保要求的六種方式加以說明,業者可依禽糞成分、處理量、投資額等條件參考採用。


1. 箱型送風式

在箱型發酵槽內設置送風系統,由鼓風機、主風管、支風管及定時控制器聯合組成,每分鐘之送風量以每噸堆肥200 L(靜壓320 mm/Aq) 較適當,其送風方式利用1/2馬力送風馬達,每送風5分鐘停20分鐘,連續24小時送風,然後依發酵時間而逐漸減少送風量。其處理流程為將雞糞調整水分後進行發酵(60天)後篩選裝袋出售。

箱型堆肥舍的發酵槽(圖15-2),一般可分隔為寬1.8~3.6m、深1.8~5.6 m、高1.8~2.6 m的小區隔,以單列或複列配置,總容量約8~50m3。發酵槽的三邊壁面為混凝土塊構築,前方則使用可移動之合板或厚木板,以方便堆肥之搬運。雞糞在調整水分後,即堆積於發酵槽內,由床面向雞糞堆肥通氣,以促進發酵,可在箱型發酵槽內持續發酵2個月或經20~30天後移至攪拌式堆肥舍繼續發酵至腐熟。於發酵期間,因一般發酵之腐熟由上而下約在10~30公分處開始進行發酵作用,因此於發酵期間(60天)第一次溫度下降時,為了上下均勻達發酵之目的,可利用鏟裝機加以翻堆,可使製成之堆肥腐熟更均勻。

此種處理方式之優點為操作簡易、設備投資較少、沒有機械故障之問題,因此適合於一般中小型之養鴨、鵝場,而其缺點為堆肥原料在發酵過程中會變的密質,使通風性變差,在未進行翻堆之情況下,原料及微生物之混合情形較差,易造成發酵不均勻,而使堆肥品質較不穩定。因目前較具規模之鴨場都有小型鏟裝機之設置,為改善箱型送風式堆肥之品質於,發酵期間利用鏟裝機適當翻堆是有其必要的,然再進行翻堆時需注意空氣品質問題,因翻堆時雞糞堆肥中的氨(NH3)氣體大量溢出,易造成中毒現象,為避免中毒,需加強通風或戴口罩與簡易防毒面具較具安全。


2. 開放攪拌式

開放攪拌式為發酵槽的上方裝設攪拌機,每日進行1~2次的攪拌及移送作業,發酵槽底部亦可裝設促進發酵的通氣裝置。堆肥材料之分解較箱型發酵槽佳、產品品質均一,操作省力、可大量生產,為此種堆肥舍的優點。

發酵槽的形狀有直列型(單列或複列)及橢圓形兩種。槽之側壁使用可耐攪拌機重量(1.3~5噸)的型鋼或鋼筋混凝土,內部裝設可供攪拌機行走之鐵軌;依攪拌的方式,可分為杓子式攪拌及迴轉式攪拌兩種。

(1)迴轉攪拌式
迴轉攪拌機有多種樣式,長方形發酵槽為以30㎝~1m的攪拌棒進行攪拌,移送作業結束後,攪拌機由堆肥原料上方移回起始點;循環式發酵槽則為攪拌機的迴轉上設有耕耘爪,可以進行攪拌、移送作業或利用左右縱軸之螺旋來攪拌發酵槽側壁附近之堆肥,此種迴轉攪拌式,依攪拌機橫軸機械型式可分為條皮式及刀爪式。

A. 條板式迴轉攪拌處理
本型式為自國外引進之第一套設備,置於欣農牧場,其後則有改良式之條板式攪拌機出現,價格較便宜。利用本型式之雞糞堆肥發酵槽之處理流程為:雞糞利用鏟裝機送入迴轉式攪拌發酵內進行發酵,35天後可袋裝出售。進入發酵槽之原料雞糞如堆積於下層雞舍內有30~45天,含水率50~60%時,則不需調整水分,可直接進入,假使水分太高,則需以調整材料(稻殼)加以調整或以乾雞糞混合調理。此種發酵槽為長條型,其寬6m、長75m(圖15-3),可處理蛋雞120,000隻,年產堆肥1,080公噸,所產出之雞糞堆肥呈粒顆粒狀,有利於堆肥施用及肥料吸收持久之效果,但因顆粒太大,須注意顆粒內部雞糞之完熟程度。

B.刀爪迴轉式
本式所採用之翻堆攪拌設備仿如耕耘機刀片構造之刀爪式翻堆機,其運作為每天以刀爪迴轉式翻堆機翻堆一次。處理流程為雞糞進入前,一樣先行水分調整,最好以乾雞糞調整,再送入發酵槽內,發酵槽長72m、寬4m,發酵期間約60天。年產可達1,000公噸以上,產生之堆肥呈小顆粒狀。此種形式為目前國內大型堆肥發酵處理場設置較為普遍之形式。

(2)杓子式
杓子式發酵槽為在長方型之發酵內,利用履帶翻堆機(圖15-4),將堆肥材料上扒後,往後落下之方式進行攪拌、翻堆、移送之工作,其一般之翻堆深度可達1.0m~1.8m,因為攪拌翻堆的深度較迴轉式機械深,所以發酵槽所需面積較小。本實例之發酵槽為一長42m、寬1.5m、高1.7m之鋼鐵發酵槽,配設U型杓子式之履帶翻堆機械。該套設備之容積為60 m3,每次可處理雞糞4公噸,每兩天翻堆及進料一次,約24天後發酵結束,堆肥成品即可袋裝出售。本套處理設施之應用,需注意發酵堆肥之含水率與堆積高度,如堆肥之含水率太高,不但翻堆困難,也易造成負載太重而跳電或覆帶接斷之情況,因此本設備配合簡易式或送風式堆肥處理,作為二次發酵處理或雞糞含水率已低於60%以下之堆肥發酵處理較適宜,所產出之堆肥品質均勻。

3. 圓形密閉式發酵槽

本型之堆肥製作係將禽糞等堆肥材料投入密閉式之發酵槽內,利用槽內的攪拌裝置或槽本身的迴轉,使材料充分混合並使發酵槽堆肥維持均勻的發酵溫度,但在槽內若沒有洒水裝置,則在高溫下發酵,堆肥的水分含量很快就會降到40﹪以下,會使發酵反應提早中止。

本型的優點是:可以省工、堆肥成品品質均一、發酵設施佔地面積少、發酵期間所產生的臭氣容易收集處理;但是單位處理量的設備投資費用比較高,則為其缺點。經其發酵後之堆肥可再移到其他發酵槽,進行二次發酵的方式來製造堆肥。其發酵槽可以是水泥、鋼板所製成之整組永久固定式,也可搭配塑膠布棚使用,發酵時才密閉覆蓋,不進料時則開啟(圖15-5),使便於進行發酵槽的清理及內部機械之維護保養。本型之堆肥製作均採用批式處理,每批次之處理量依形式大小可以處理40~90噸不等。

於國內用來處理肉雞、蛋雞及養鴨場之廢棄物,設置以發酵槽高2m直徑6.5m者較普遍,翻堆方式係利用杓子式翻堆攪拌設備,以繞圈走動翻堆,每行走一圈約需3小時40分,於翻堆發酵時外覆之塑膠罩下放為密閉式,有利於抽氣脫臭之操作,發酵槽內也設有送風裝置,並可隨時調整槽內的溼度與溫度,發酵15天後,再送至送風式發酵槽進行發酵30天的二次發酵。本型之堆肥年產量為480~720噸(林,1997)。

以上之發酵設備,不論大小型式,都被養雞業者或專業堆肥場所採用,但因小型者操作費時,大型者投資成本高,堆肥之銷售價格比一般乾燥生雞糞者高,使用者小,造成目前除了大型養雞場有足夠資本投資整場堆肥發酵處理與包裝設備外,大部分的養雞場都只設置小型堆肥發酵槽,處理部分雞糞,大部分仍曬乾方式處理。據估計經發酵處理之腐熟有機堆肥佔廢棄物總量之5%而已(翁,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