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雞之防疫 / 法國養禽場沙門氏菌監控策略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法國養禽場沙門氏菌監控策略
發文日:99/04/22

蔡銘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
陳燕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

沙門氏菌為透過食物傳播的一種病原菌,其血清型別極為複雜,其中禽肉及蛋品的Salmonella Enteritidis(SE)及S. Typhimurium(ST)污染均是引起人類發生食物中毒的主要來源之一。養禽場的沙門氏菌污染,可能造成雞蛋污染、雞群孵化率降低、育成率差及死亡等損失,因此生產無沙門氏菌污染的家禽產品,已成為歐美等先進國家做為降低人類食物中毒的重要指標。

目前國內養禽場對於沙門氏菌尚缺乏有效之清除策略,爰此赴法國研習養禽場沙門氏菌採樣及分離與鑑定之技術,期能應用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本所)之種雞群。本次法國參訪行程包括法國食品安全局(Agence Française de Sécurité Sanitaire des Aliments, AFSSA)、獸醫服務研究所(Direction Départementale des Services Vétérinaires, DDSV) 以及家禽與豬肉產品品質衛生研究所(Ľunité Hygiène et Qualité des Produits Avicoles et Procins, HQPAP),參訪期間參觀沙門氏菌檢驗實驗室、養禽場環境採樣以及研習沙門氏菌分離與鑑定技術流程。

研習首站為AFSSA,由局長Dr. Gilles Salvat(圖1)及Dr. Marianne Chemaly女士等接待簡介並解說研究近況。第二站為DDSV,DDSV派員陪同下鄉至飼養2萬7千隻蛋雞舍,實地學習雞舍環境採樣送檢方法。在雛雞輸送到達當天即進行蛋箱採樣,檢測包括SE、ST、Salmonella Hador (SH)、Salmonella Infartis (SI)與Salmonella Virchow (SV)。採樣方式為:4週齡時平飼雞場採集2雙鞋套拭子與2個環境之樣本;籠飼雞場則採集2個糞便拭子、1個籠子拭子與1個環境拭子進行SE與ST檢測;於產蛋前2週雞隻採樣檢體種類與4週齡時相同,但檢測項目為所有的沙門氏菌。

環境樣本由採樣者戴上滅菌手套後,手持一特製棉布拭子,將雞籠、輸糞帶、輸蛋帶及牆壁粉塵等隨機擦拭(如圖2),將該棉布拭子直接置入保存桶(如圖3),後送至實驗室進行檢驗。而另種採樣方法中之鞋套拭子法,則由採樣者於鞋子外面再套上一特製棉襪(如圖4),於禽場四處走動後,將該棉襪置於原開啟之滅菌袋內送至實驗室進行檢驗。第三站為 HQPAP,主要為指導沙門氏菌檢測鑑定技術課程。其方式為由養禽場採集的檢體進入實驗室後,按照家禽屠體、養禽場飼料、養禽場飲水、商用蛋等檢體為依據ISO 6579:2002程序進行;養禽場動物糞便與環境檢體部分則依據ISO 6579:2002/Amd.1:2007(E)程序進行檢驗。以選擇性培養基確認是否為沙門氏菌,接著生化性狀測試確認為沙門氏菌屬後,再進行血清學檢驗。AFSSA實驗室利用TSI agar與API 20E商業生化鑑定套組進行沙門氏菌生化反應測定。

法國及其他歐洲國家,是經由密集的血清學及細菌學檢測,並透過屠宰與淘汰陽性雞隻來達到沙門氏菌的控制。參考法國對於沙門氏菌監控的成功經驗,建立適合本國之沙門氏菌監控策略,除可應用於本所之種雞群,進而輔導國內養雞產業生產健康、安全、無藥物殘留禽品之雞隻飼養模式,並配合生產履歷制度與檢疫認證措施,行銷世界各國,創造產業及消費者雙贏局面,並冀望能與法國食品安全局及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建立長期而穩固之實質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