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飼糧 / 蛋雞營養需求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蛋雞營養需求
發文日:96/09/21

蛋雞營養需求
蛋雞的營養需求大致可分為,產蛋開始前的飼養管理與產蛋期。

(一) 產蛋開始前
蛋雞在育雛、育成期隨著生長階段不同,所需營養分亦不同,因此需變換飼料。在傳統的飼養方法,孵化至6週齡飼予小雞飼料,6~12週齡飼予中雞飼料,12~18週齡飼予大雞飼料,以後至產第一個蛋,飼予產蛋前期料,飼料在更換過程需採漸進逐步更換。依NRC(1994)對蛋雞育雛、育成期營養分需要之推薦量,列如表1及表2。而CNS(1991)在蛋雞育雛、育成期的蛋白質標準分別為小雞(孵化至4週齡)為18﹪、中雞(4~10週齡)為15﹪,大雞(10週齡至產蛋前)為12﹪。
小母雞除注意體重外,應注意0-8週齡骨架的生長,所以在0-8週齡期間應餵飼小雞料以促使骨骼完全發育。在8週齡後如小母雞骨架發育已達標準則更換為中雞料,到初產為止。小雞如體重不足,應增加營養供給,直到體重達到標準。若超重可降低營養或進行限飼。

(二) 產蛋期
產蛋母雞需要滿足體需要以後,有多餘營養分才會用於產蛋,如攝食不足,體內貯藏養分僅能夠移出部分,產蛋就會停止。蛋雞對能量、蛋白質和胺基酸的需要量,NRC(1994)之推薦需要量如表3所示。
但臺灣溫度較高,產蛋雞飼料中之營養成分,須依環境溫度適當的調整,如在酷暑季節,雞隻採食量可能降低,故須提高飼料中之蛋白質含量至17 ﹪或以上,胺基酸要適切平衡。產蛋初期的蛋重受蛋白質攝取量的影響,蛋白質攝取量增加則蛋重增加,產蛋率亦會提高。故於產蛋高峰過後,應逐漸調低蛋白質的攝取量。在能量方面,在18℃時,產蛋雞每日的代謝能需要量在300~325 kcal之間,而當環境溫度升高至30℃時,則降低為260~270 kcal之間。因此環境溫度改變時,飼料中的能量濃度也需隨之調整。
為確保蛋殼品質,鈣磷之適當供給甚為重要,使用石灰石粉或牡蠣殼,其吸收率均良好。產蛋雞於40週齡後,對鈣的吸收率降低,需增加每日鈣的供給量。磷在產蛋期間的需求量較穩定,但熱季如採食量降低時,飼料中鈣、磷含量需提高。蛋雞對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要量如表4,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