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萵苣急診室 / 萵苣蟲害 / 銀葉粉蝨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銀葉粉蝨
發文日:98/10/07
銀葉粉蝨

銀葉粉蝨 (Silver leaf whitefly)
學名:Bemisia argentifolii Bellows & Perring


  全年發生、雜食性,危害作物達500種以上,以初秋至春末之旱季為高峰期,溫度太高或太低及長期降雨濕度高較不利其生長,以3~6月及9~11月為發生盛期,26~28℃暖冬及設施內最適其發育,卵期約5日,幼蟲期約15日,成蟲期壽命可達1~2月,完成一世代夏季僅需19~27日,冬季約30~60日。成蟲在植株葉背產卵,雌蟲經交尾後喜在葉背陰暗處、陽光照射不足,較不通風的地方產卵,母蟲一生產卵達200~350粒卵,孵化後之若蟲有四齡,一齡有足,尋找適當寄主,二齡以後足退化固著於中老葉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植株養液,羽化後成蟲繼續危害或再飛至其他之新梢葉背組織產卵。成蟲多群棲於新葉之葉背,成蟲不擅長距離飛翔,一般受干擾時在植株上端或周圍稍作盤旋後仍回原作物棲息危害,一般靠風力傳佈。卵殼、蟲體、蛻皮及其排泄物可引起煤煙污染植株。為新侵入重要害蟲。

形態:

紡錘形,淺黃綠色,老熟時轉為淺棕色,長約0.2厘米,卵成豎立狀固著於葉上。

幼蟲

第一齡幼蟲長橢圓形,尾端較尖,淺綠色,半透明,具足及觸角。第二、三齡幼蟲形態與第一齡蟲相似,但足及觸角退化。第四齡幼蟲紅色眼點清晰可見,老熟時更可見體內將羽化的蟲體。

成蟲

體長0.8~1.3厘米,蟲體黃色,翅白色。

 

 

 

 

 

 

 

危害狀:  

幼蟲及成蟲喜群集於葉背,幼蟲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造成葉片產生刻狀斑點與黃化,所排泄的碳水化合物黏在葉片上,會誘發煤污病菌之生長繁殖,阻礙植株的呼吸及光合作用,嚴重時導致植株焦枯而死。根據國外報告銀葉粉蝨可以傳播多種植物病毒病。

(資料來源: 農家要覽, 植物保護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