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烏魚文化 / 信魚與台灣 / 依海而生-記茄萣興達港捕烏漁業的絢爛歲月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依海而生-記茄萣興達港捕烏漁業的絢爛歲月
發文日:112/12/25
文、圖 陳佳香、張致銜(水產試驗所海洋漁業組、水產試驗所沿近海漁業生物研究研究中心)

起點

      茄萣位於高雄市最西北端,是一個典型的漁村形態鄉鎮。茄萣剛好位於烏魚 (鯔,Grey mullet,Mugil cephalus) 冬天洄游路徑上,這也造就茄萣成為捕烏魚發跡的小漁鄉。根據高雄市茄萣區公所網頁的資訊,臺灣捕烏最高漁獲紀錄就是由茄萣興達港所保持的。野生烏魚是臺灣冬季沿近海重要經濟漁獲,產季從11月開始至翌年1月,以冬至前後10天左右為盛漁期,1月中下旬進入尾聲。烏魚漁期短、魚價高,常為漁民帶來一筆可觀的財富,加上洄游到臺灣中南部的母烏,魚卵最飽滿,製成的烏魚子品質絕佳,所以烏魚有「烏金」的美譽。在地的居民大多從事漁業或相關行業,茄萣逐漸發展為南臺灣的捕烏運補中心,相關漁業活動極盛。

    烏魚,屬洄游性魚類,每年農曆冬至前後10天為臺灣海域烏魚汛期,母烏魚最適產卵水溫大約在20-22℃,洄游烏魚群每年從中國長江口集結一路南下臺灣海峽,在南臺灣海域產卵後再洄游北上。由於烏魚具有在東北季風強勁時洄游產卵的習性,漁民必須以兩艘船成一組的巾著網這類強調「合作」的漁法進行捕撈作業,兩艘船合約20名船員,藉著團隊進行才能有穩定的烏魚產量。

    原本茄萣興達港和梓官蚵仔寮漁港曾是南部兩大捕烏船隊集結基地,因為氣候變遷的衝擊和人為因素影響,海水溫度上升影響洄游路線,以及中國捕撈烏魚技術進步,在上游大量攔截捕撈,最終能洄游到臺灣產卵的烏魚數量愈來愈少。這些原因形成捕獲量銳減,根據本所於2021年發表的研究,說明烏魚漁獲量1966-2019年別變動,漁獲消長的情況非常明顯 (圖1),研究結果亦顯示烏魚主要漁獲分布有逐年北移的趨勢。烏魚漁獲的不穩定,加上巾著網捕烏船隊必須兩艘船編成一組作業,烏魚汛期前後約1個月,這樣一組船隊約20名船員作業,漁船油料、人事開銷是需要面對的成本現實。這些難題導致許多巾著網捕烏船隊陸續解散。數十年來,僅有茄萣興達港「聯春滿號」成為目前南臺灣唯一一組僅存的巾著網捕烏船隊,這要歸功於吳聯明船長對烏魚的情感以及巾著網漁業的堅持。

徬徨少年踏上捕烏的海上航程

    出生於茄萣的吳聯明船長,小時候因為不喜歡上學,13歲就開始跟隨父親與兄長一起學習出海捕烏魚,在黎明破曉時分出海等待烏魚蹤跡,第一次出海就領受到在東北季風強勁時出海的顛險,也明白這是家中生計的主要依靠,讓徬徨少年一夕成長,選擇放下書包,心意堅定地踏上捕烏的海上旅程。

    今年已經75歲的吳船長,捕烏魚資歷已經超過60年,他回憶說,興達港極盛時期巾著網捕烏船隊多達數百隊,漁業活動鼎盛,在地的宗教信仰、廟會活動也相當熱鬧頻繁。早年因海象資訊的接收有限,出海風險高以及漁獲量多寡皆屬未知,為求一分坦然寬心,廟宇信仰活動遂成為漁民出海精神寄託的重心。所以漁民出海前都會向廟裡的媽祖、王爺擲筊請示抽籤,茄萣因此發展出獨特的「烏魚公籤」文化。

    由於漁民對海上氣象資訊的掌握有限,捕撈烏魚的漁民依賴求神問卜碰運氣,吳船長家的船也依靠這種傳統信仰的出海指引,但吳船長多次發現到自己的父兄出海都無功而返,這種洩氣的辛酸難以言喻。高雄茄萣的聯春滿號於民國60幾年打造 (圖2),開啟了吳聯明獨當一面當船長的新局面,吳船長開始尋求更有具有科學效率的捕烏方式。聯春滿號船隊約有20名船員,大多年屆退休老漁民,冬至前會自動歸隊報到,只要體力許可,就會繼續出海捕烏。烏魚漁獲量變動原因主要來自於烏魚漁獲量變動、氣象以及海況等不確定性的影響。

    民國75年,本所出版《1983-1985年台灣海域鯔魚資源調查研究》一書,主要的研究人員為黃朝盛博士,黃博士勤於走訪當地以傳播科學資訊並掌握實地出海漁獲情況。此時的吳船長已累積多年經驗,深刻體悟到烏魚是跟著水溫洄游,心中開始對科學知識產生好奇,為提高經濟生計以及生產力效率,以期能捕獲更多的烏魚之際與黃博士結下不解之緣。

    吳船長與黃博士兩人因為烏魚結識,這份益師亦友的情誼長達30年。在黃博士退休後,由張致銜副研究員接續這項研究工作,持續提供烏魚漁海況速報服務,期望能協助漁民與產業界即時掌握臺灣沿近海烏魚洄游動態與漁場,速報服務於冬季烏魚汛期間定期發布更新,以快速有效的提供漁海況動態為目標。去 (2022) 年12月28日,聯春滿船隊捕烏魚大豐收,捕獲約1萬4千尾烏魚,氣勢洋洋地豎立一面國旗返回興達港卸魚 (圖3),吳船長也立即跟張致銜通報這個好消息。吳船長笑著說,水試所的水溫預報是他最重要的烏魚情報參考資料。吳船長感謝黃博士即使退休,還是義不容辭的多次居中聯繫陪同張致銜前往拜訪吳船長,扎實地傳承延續烏魚研究 (圖4)。

燦爛的捕烏時光

    茄萣區興達港過去是捕烏重鎮,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沿海生態破壞、烏魚漁場北移,以及中國船隊競爭等,野生烏魚產量銳减,隨著大環境的沒落,漁村人口的老化,巾著網捕烏船隊大量減少。昔日每逢烏魚季節來臨時家家戶戶製曬烏魚乾、烏魚子的榮光已不再復見,僅少數居民於市場中購買烏魚製作加工。近年來可製作烏魚子的母烏魚主要來源,大多為臺灣本土養殖生產,來自臺灣漁民在地所捕獲的洄游野生烏魚已逐年減少。

    已退休教師鄭滿俊先生是教育部八十八學年度科學教育計畫No.141《烏魚》 (圖5) 一書的主要作者,此書完成於烏魚漁業繁榮的時期,也因為編寫此書於四處調訪之際結識黃朝盛博士 (圖6)。鄭滿俊老師於《烏魚》一書中提到「烏魚無疑是臺灣海域最具傳奇性的魚類,千百年來,烏魚幾乎從未遲到,神秘的洄游能力,帶給臺灣高經濟價值產物」。

    出生於蚵仔寮的鄭老師,一路走過高雄捕烏漁業從風光到沒落,回憶小時候在蚵仔寮的海邊隨處可見烏魚跳耀的日常,幾乎認識的人都從事跟烏魚相關的工作,海邊卸魚時繁忙緊湊的叫喊聲,烏魚季時的車潮跟人潮熱絡返往,街道上瀰漫著曬烏魚子的景象,陽光照耀下閃亮溫暖的烏魚製品,是許多人年節送禮最體面的首選伴手禮。鄭老師感嘆昔日輝煌的捕烏歲月只是美好的舊時光,這些跳動鮮明的烏魚記憶,懷舊的情緒,就像遙遠的鄉愁常感傷的湧上心頭,在光陰歲月的旅途中刻下不可磨滅的情感。

永續海洋繽紛漁鄉

    氣候變遷對海洋漁業的衝擊是難解的挑戰,由於海況因素為左右烏魚洄游群來游路徑的關鍵,而臺灣沿近海海域水文環境每年皆有變化,因此對於烏魚每年來游量多寡、年齡組成大小、漁海況資料及其族群結構等,必須持續深入研究,才能掌握烏魚魚群動態與監測。

    氣候變遷壓力引發沿海洪水災難和沙質海岸的海岸線後退,海水溫度上升改變魚類棲地、亦直接影響烏魚類洄游的路徑和時間,衝擊漁業生產力。在茄萣的漁民早有感受到壓力,烏魚原為主要漁獲,此刻面臨減產超過九成的困境。在2023年第6版的《臺灣海鮮選擇指南》,野生烏魚已被列為警示紅燈,是「已遭過度捕撈,野生資源銳減」魚類,屬於族群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資源量的魚種,像是呼籲漁民不要捕「回頭烏」的保育觀念,都是建立資源永續的必要方式。

    捕烏漁業曾在臺灣漁業歷史上創下輝煌的經濟紀錄,才得以支撐著漁村社會的文化進展,為漁民的生計收入帶來可觀的財富,衍生出各種具有價值的在地面貌。捕撈烏魚的盛況是茄萣人心中美好的傳奇,各種相關的文化傳統是根,冀望透過追求永續海洋的行動,推動地方創生結合烏魚文化特色及人文關懷,竭力保存這百年來的漁村文化,實現繽紛漁鄉的願景。 

依海而生-記茄萣興達港捕烏漁業的絢爛歲月 (tfrin.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