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藍國王燈的人工繁殖

  • 作者:張凱傑、王俐文、莊凱婷、楊順德∕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藍國王燈 (Inpaichthys kerri) 俗名Royal tetra或Purple emperor tetra,是棲息於南美巴西阿里普亞納河 (Rio Aripuanã) 及馬德拉河 (Rio Madeira) 流域的脂鯉科魚類,也是目前唯一歸類於青脂鯉屬 (Inpaichthys) 下的魚類。藍國王燈不論雌雄魚的體側皆有一較粗的黑色縱紋,此縱紋由吻部貫穿整身而延伸至尾鰭基部,不成對鰭面呈橘黃色,且雌雄體表皆會因光源不同角度照射而成金屬藍反光,但雌魚較雄魚不明顯。雌雄的分辨,可由脂鰭、體型及前述體色來判斷,雌魚的脂鰭一般呈現橘紅色;雄魚則呈淡藍或淺灰色,另外雄魚成熟體型一般也較雌魚大上許多,最大體長可到4~5公分左右。

市面販售的藍國王燈主要是以人工繁殖個體為主,近年也有少量的進口野生個體,價格較人工繁殖者來得高。目前水族市場已有體表呈現大量金屬藍的超級藍國王燈以及白子藍國王燈等2種改良品系,另在2018年引進了近似種 - 夢幻藍國王燈 (Inpaichthys sp. cf. kerri Rio Aripuanã) (中國稱為電光毒藥或皇后凱利),因數量稀少,價格非常高昂,是可遇不可求的燈魚品種之一。

藍國王燈產卵模式為撒卵型 (egg-scattering),且不會有護卵行為,產卵量大,每尾成熟雌魚通常可產下150顆卵以上。本次試驗在繁殖缸內放入1公2母的藍國王燈進行配對繁殖,入缸後的隔天中午前即可觀察到雌雄魚交配並產卵。受精卵在水溫23~24℃間約36~48小時內會陸續孵化,剛孵化的仔魚具有卵黃囊且體表透明,卵黃囊在孵化第2天消耗殆盡,孵化第8~10天後可餵食初生豐年蝦,75天後稚魚已與成魚外觀相仿。

經試驗發現,以1公2母的藍國王燈進行配對繁殖,皆能在隔日產下超過300粒以上且能正常孵化之受精卵,是容易量產繁殖的觀賞魚種。不過雄魚本身領域性較強問題,在求偶交配時的追逐行為常造成母魚體表外傷或魚鰭破損,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故建議多設置一些隱蔽物作為雌魚的短暫避難所,以減少上述問題。

成熟的藍國王燈種魚 (上雌下雄)

成熟的藍國王燈種魚 (上雌下雄)

藍國王燈的受精卵

藍國王燈的受精卵

孵化第14天之藍國王燈仔魚,已能以初生豐年蝦為主食

孵化第14天之藍國王燈仔魚,已能以初生豐年蝦為主食

孵化第75天的藍國王燈稚魚

孵化第75天的藍國王燈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