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小型洄游性米蝦-普氏米蝦的培育

  • 作者:蘇哲弘、陳念慈、蕭玉晨、楊順德 / 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普氏米蝦(Caridina prashadi)是臺灣原生的淡水蝦,為真蝦下目、中匙指蝦科、米蝦屬的成員。在過去曾被以條紋米蝦(C. faciata)或先島米蝦(C. sakishimensis)的名義發表為新種,後經由韓僑權老師(2009)重新鑑定後,確認兩種皆為普氏米蝦,因而上述兩個學名成為無效種名。在臺灣主要分布在恆春半島、東部地區及蘭嶼的小型溪流,是一種相當少見的米蝦,成蝦的體型約1.5–3.0 cm。普氏米蝦性情溫和,常見群聚攝食,其蝦體透明、體側有數條黑褐色斑紋,頗具觀賞潛力;另由於蝦體透明,可明顯觀察到生殖腺發育的變化,亦可作為研究蝦類繁殖生理等之物種。

 

普氏米蝦雄蝦

普氏米蝦雄蝦

普氏米蝦雌蝦(箭頭處為卵巢,雌蝦卵巢偏灰色).JPG

普氏米蝦雌蝦(箭頭處為卵巢,雌蝦卵巢偏灰色)

 

蝦類作為主要的觀賞水族已有多年的歷史,目前在淡水觀賞蝦流通市場的物種,依生殖生態習性可概分為陸封型及洄游型。陸封型的蝦類如色彩繽紛的五行蝦及水晶蝦,在淡水環境中即可完成生活史,容易繁殖,經過育種改良,已繁衍出體色變異的多樣品系。洄游型者,蝦苗在溪流出生後會隨水流至海口,在海域中發育至後期幼蟲後才會逐漸上溯至淡水域生活。由於此類物種人工培育不易,因此水族市場的供應來源多為野外採集,較常見的物種有俗稱大和藻蝦的大和米蝦(C. multidentata),以及俗稱網球蝦的附刺擬匙指蝦(Atyopsis spinipes)等,普氏米蝦也屬於洄游性物種。然而大量的野外採集以及棲地的人為開發,已經開始造成洄游性蝦類的族群壓力,因此以人工繁殖來取代野外捕撈,並因應市場需求應有其必要。

本所針對普氏米蝦進行人工繁殖試驗,結果發現雌蝦每次抱卵數約150–200顆,蝦苗孵化後之飼育結果以鹽度20 psu及投餵周氏扁藻者效果較佳。幼蝦變態過程依外觀區分為:蚤狀幼體(zoea)第1期至第8期及後期幼蟲(post larvae)等9個階段,剛孵出的蝦苗體長約為1.2±0.1 mm,培育至蚤狀幼體第7期時可見明顯泳足構造;蝦苗孵化後約24天陸續發育至後期幼蟲,體長約為3.0 mm,此時期外觀與成蝦相仿,不再浮游,改行底棲生活。

 

普氏米蝦後期幼蟲,已可在缸底爬行

普氏米蝦後期幼蟲,已可在缸底爬行

 

    目前本所已可少量繁殖並培育普氏米蝦,未來將針對培育時的飼養條件(如藻類密度、環境因子等)進行探討,期能儘速建立穩定的繁殖與量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