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淨零 林務局發揮森林碳匯最大效益 新植造林、森林經營、國產材多管齊下

林木

林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轉換後變成木材儲存,森林就像一個存放二氧化碳的天然倉庫。(攝影/黃毛)

文/楊雋珩 人物攝影/吳尚鴻

臺灣森林面積約219.7萬公頃、覆蓋率達61%,每年吸存約2,140萬公噸二氧化碳,若與整體農業部門每年約500萬公噸二氧化碳的碳排放量相抵,農業部門已達淨零碳排。但為繼續強化森林對增匯的貢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仍就森林碳匯以外之農業部門排放,宣告將以2040年淨零碳排為目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以下簡稱林務局)進一步提出增加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提高國產材利用三大策略及政策,要在提升森林碳匯功能、減緩氣候變遷衝擊的同時,兼顧其他森林生態系服務價值與產業經濟。

增加森林覆蓋率 從邊際農地與都市林著手

森林是地球上主要的碳匯,當林木生長時,會吸收大氣中的碳,當林木被採伐時,林木中原先吸存的碳則會固定於林產品中,因此種樹造林是增加天然碳匯最直接的方法。但考量到臺灣地狹人稠,森林覆蓋率已達61%,可供新植造林的面積相當有限,林務局局長林華慶指出,為達成2040年增加新植造林面積66,000公頃的政策目標,林務局將從數個方向著手,包含國有林崩塌地、收回之租地、超限利用土地與山坡地邊際農地。

林華慶表示,部分山坡地農牧用地的生產效益較低,加上企業對碳匯的需求日益上升,林務局希望創造提供誘因及機制,媒合林地地主和企業共同投入造林,如此一來,將有潛力貢獻約4萬公頃的山坡地邊際農地造林。

另一個方向則是針對都市與鄉村地區的都市林營造。目前臺灣六都的綠化覆蓋率與國外相比,仍有很大進步空間,林華慶也說,「由於過去《森林法》管轄範圍主要限定山坡地、國有森林,未納入平地區域,現在我們也嘗試修法,希望未來能運用造林基金補助地方政府,增添大家推動都市林營造的動力。」讓平地擁有更多綠地。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強調,強化國產木竹材供應鏈,是臺灣衝刺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戰略。

加強森林經營管理 移除銀合歡復育造林

在臺灣既有森林中,國有林占8成,又有約三分之一為人工林,如何透過更積極的撫育更新,提高現有人工林單位面積碳密度、優化林木質量,是提升森林碳匯效益的重中之重。林華慶說明,「過去有些人工林未被好好管理,現在透過疏伐或適度修枝、除蔓,我們讓它的樹冠長得更茂密、林相更好,吸碳能力自然上升。」反之森林若缺乏經營,原生植物容易被生長力強的外來入侵種擠壓生長空間、無法健康生長,便會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林地劣化;且根據研究,老熟人工林的蓄積量與生長量普遍偏低,都需要定期人為作業去改善林木的生長狀況。

以被列為百大外來入侵種的銀合歡為例,銀合歡繁殖力旺盛,樹根會分泌含羞草素(mimosine)抑制其他植物生長,對環境生態影響甚鉅,特別在恆春半島地區,銀合歡入侵歷史長、肆虐嚴重,已形成大面積純林。對此,林華慶提到,今年林務局已提出恆春半島銀合歡移除計畫,「除了林務局管轄林地,統計包含中央部會、地方政府所屬的土地在內,我們將進行面積總計5,000公頃的銀合歡移除作業,預計2023~2024年先完成2,000公頃,並在移除後的林地進行復育造林。」

這樣移除外來入侵種再種樹的經營方式,林務局森林企劃組組長黃群修補充,雖然成本較高,卻也符合國際間倡導的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原則,強調運用自然的手段減排和調適氣候影響,在增匯前提下,同時維護生物多樣性與復育原生生態。

銀合歡
推動銀合歡移除改正造林、復育生態系已劣化的林地,是促進森林碳吸存效益的重要策略。(圖片提供/臺東林區管理處)

活化竹林發揮吸碳潛力 多方輔導林農永續營林

除了人工林,竹林也是林務局近年著墨甚深的發展重點。臺灣地理、氣候條件適合竹子生長,且竹子生長速度快、4年就可成材利用,固碳能力是木材的3~6倍,因此促進竹產業鏈活化,帶動竹林的永續經營,勢必能發揮可觀的碳匯效益。過去因竹產業式微,竹林大多呈老化、荒廢狀態,林華慶表示,在林務局擬定的「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中,「我們針對全臺18.3萬公頃竹林中的8萬重新進行經營管理,包含定期擇伐和輔導竹材的加工利用,藉由更新老化竹林,未來就可貢獻8萬公頃的竹林碳匯。」

竹林疏伐撫育
竹林固碳力是針闊葉混合林的3~6倍,透過定期疏伐撫育,可增加森林碳匯。(攝影/黃毛)

而無論人工林或竹林,如何提升公、私有林營林誘因、保障林農收益,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組長張偉顗說明,透過「林業永續多元輔導方案」,林務局近年持續新增各項輔導作業及規範。除了疏伐撫育補助,為解決產業伐木技術流失與人才斷層的痛點,他們協助業者引進塔式集材機等高性能機具提升集運效率,加速林業邁向自動化與機械化生產。

另一方面,為打破過去私有林面積細碎分散、難以發揮集團式經營優點的常態,林務局也不斷輔導全臺林地地主成立林業生產合作社,使林地規模可擴大為至少30公頃,張偉顗說:「透過這樣的整合,他們提出森林經營計畫,我們導入專業林業技師給予技術、人力的支持,就能幫助產業降低生產成本,使私有林獲得更妥善的運用。」

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組長張偉顗
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組長張偉顗。

力推國產材供應鏈 提升公共工程與建材利用

臺灣自1991年禁伐天然林以來,九成以上木材仰賴進口,為減少進口木材跨海運輸製造的碳足跡,同時推廣使用由森林木質碳轉製的木竹製品,取代高耗能、高碳足跡的水泥、塑膠、鋼鐵等原料,林務局自2017年「國產材元年」起,即透過不同政策措施,強化國產材的供應鏈和行銷管道。

亮眼的成果包含2019年正式上路的林產品生產追溯系統。系統導入TAP產銷履歷、CAS優良農產品及QR code生產追溯條碼三種標章,鼓舞來源合法且創新多樣的國產材產品紛紛進入市場,各式線上線下展會和市集的推廣教育,也使國人對支持國產材的認知逐漸成熟。

站穩前五年打下的基礎,在QR code資訊揭露的部分,林華慶分享:「後續我們會增加固碳效益的標示,告訴消費者共有幾公斤的二氧化碳固定在這些家具或建材上,讓大家更有感,原來購買國產材產品,就是在貢獻臺灣的碳匯。」另一項重要進展是,今年林務局將出版「國產木材公共工程應用手冊」,推動國內公共工程及政府採購使用一定比例的國產材,擴大國產材應用於營建領域,更有效地落實碳替代的概念與人工林的循環利用。

「臺灣要衝刺碳中和目標,多用國產木竹材,絕對是非常重要的配套措施。」林華慶強調,從木材自給率不到1%的逆境奮力起身,現在國產材年產量已達5萬多立方公尺、需求量420萬立方公尺,「臺灣的自給率已經突破1%」,持續接近2027年的目標值5%中。

國產材驗證標章
國產材驗證標章制度的推動,讓民眾更可直接從生活端接觸國產材製品。(攝影/陳建豪)

研擬碳匯計量方法學 媒合企業共逐減碳

從循環經濟的角度切入,提高木竹材伐採到加工後剩餘用料的利用效率,發展林產品全材利用,對固碳是加分策略,也是林務局長期目標。林華慶透露,「今年我們在太平山翠峰山屋,將完成一件符合零碳排、零廢棄的森林循環經濟示範案。」方法是透過羅東林區管理處疏伐太平山區域的人工林,在中大徑木的利用外,剩餘枝葉會提煉木質精油,提煉完精油後的廢棄枝條製成生質顆粒,再運用高溫熱裂解技術轉變成生物炭,充當燃料發電供應山屋的電力和熱水,取代傳統柴油發電機的發電模式。

生質顆粒的發電原理是無氧的熱裂解氣化,最終木質材料轉化為生物炭,不僅過程中不會排放二氧化碳,還能產生木醋液等副產品,最終產製的炭也可埋存回林地化作土壤改良劑,促進新種林木繼續吸收更多的碳。林華慶笑稱,整體過程可說對林木「層層剝削」,完整體現全材利用的概念,期待在第一個示範區上線後,未來也有機會推廣至其他林管處、山村部落和私有林場域。

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中,各國有關碳交易協議的討論熱烈,隨著國際森林碳匯市場快速成長,關於臺灣在碳管理部分的進度,黃群修指出,目前林務局正與林試所合作,努力強化國內森林碳匯的計量技術與認證制度,「要談碳交易,就要先把森林碳匯轉換成可量測的額度,背後需要發展出各種方法學來支撐。」包含新植造林、森林經營管理、竹林更新甚至是溼地經營,待這些方法學的研究完備後,林華慶指出,未來林務局就可據此推出森林碳匯專案,提供類似套餐式的選項,讓企業就自身需求,選擇想參與的部分並獲得相關的碳匯效益憑證。

扣合本土林產業發展主軸,林務局一面建立科學化的評估機制,俟國內碳稅費制度與法規逐步到位即可順利對接,也持續關注國際碳匯市場動態,積極與國內溫室氣體減量管理的主管機關環保署溝通、凝聚共識,期望藉由上述各面向多管齊下的執行,鞏固臺灣的森林碳匯,極大化林業對碳排減量的價值,在全球淨零浪潮崛起當下,加速臺灣淨零路徑穩健達標。

林務局森林企劃組組長黃群修
林務局森林企劃組組長黃群修。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