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草型紅米降低收穫率 農試所3步驟教農友保收成

紅米混雜白米糙米中。(圖片提供/農業試驗所)

近5年來臺灣水稻田中混雜雜草型紅米水稻自生苗的情形日漸普遍,雜草型紅米本身口感品質不佳,生長田間還會跟栽培稻株搶養分,造成稻株碎米率提高,影響產量。農業試驗所透過分子標誌技術,建立全臺紅米分布熱區圖資,並發現其存在由南往北傳播繁衍的趨勢;要減少田間混雜紅米,農試所鼓勵農民採用檢定合格稻種,亦可透過生產管理3步驟,清除田間紅米稻種,確保收成。

雜草型紅米是臺灣原生水稻族群演變而來,與一般水稻品種同屬同種,因其糊粉層呈現紅色,故有紅米之稱。由於雜草型紅米植株外觀與一般水稻一樣,不易進行追蹤與防治,農試所透過分子標誌技術,追蹤全臺143處採種樣品,確認其族群分布,可協助糧政單位掌握輔導熱區;並在鑑定552組紅米樣品後,可知其源於1945年前的秈稻紅米地方品系,基因型可與近代有色米、稻米品種做出區隔,有助強化水稻三級繁殖制度良種更新。

雜草型紅米抽穗期早熟,可見田間植株高於栽培稻株。(圖片提供/農業試驗所)

臺灣水稻田混雜紅米數量時多時少且反覆發生,根據農試所副研究員吳東鴻調查研究,因部分農民二期作未重新插秧,而是留一期作的宿根栽培再生稻,才使得田間落粒紅米自生苗愈來愈多;且因水稻收成機械化,紅米稻種隨收穫機由南往北收成而傳播,以及北部地區因天冷無法自行育苗而跟南部購買秧苗,南秧北調的情形,都會促使紅米由南向北繁衍擴散。

紅米經碾磨去除糊粉層,其白米狀態與一般水稻沒有分別,但口感卻偏乾硬。吳東鴻表示,紅米不僅口感不佳,它在田間還會搶奪一般水稻的養分,田間紅米自生苗只要混雜率達到0.4%,就能使白米碎米率增加,完整米率從68%降到60%,影響品質等級。吳東鴻在高雄市美濃區農會契作300公頃「高雄147號」水稻田進行採樣研究,他估算,完整米率減少8個百分點,每公頃平均產量6600公斤就會少掉528公斤,以此品種水稻零售價每公斤83元估算,每公頃損失4.38萬元,300公頃就有1314多萬元的損失。

要避免田間出現雜草型紅米,農民除採用檢定合格稻種,避免摻雜紅米,亦可透過3步驟的生產管理,降低田間紅米數量。吳東鴻指出,稻田收穫畢,農民若立即整地可能將紅米落粒翻埋入土,紅米會在土裡休眠3至5年,翻出後又發芽,故第1步驟建議農友收穫完先淹水,促使其發芽,發芽後再整地,如此便能滅絕8成紅米。

淹水插秧後,農民會施用1次短效型除草劑如「丁基拉草」來防治田間雜草,吳東鴻建議,第2步驟便是將此除草劑施用次數從1次增加到3次,每次間隔1週時間,如此抑制田間紅米自生苗可較栽培稻株晚1個月長出來;第3步驟,等到栽培稻株開始結穗,農民便可將延遲1個月生長、尚未結穗的紅米自生苗拔除。

雜草型紅米落粒若翻埋入土,可在土中休眠3至5年,被翻出後再發芽。(圖片提供/農業試驗所)

農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吳東鴻研究發現,雜草型紅米存在由南往北傳播繁衍的趨勢。(圖片提供/農業試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