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香莢蘭栽培管理 / 栽培管理 / 栽培園區規劃及種植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栽培園區規劃及種植
發文日:111/09/08

(一)設施種類

台灣香莢蘭種植方式除了少數林下栽培,多採設施栽培,設施種類包含水平棚架網室 、加強型水平棚架網室、簡易式塑膠布溫網室、結構型鋼骨溫網室。在台灣的四季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對栽種香莢蘭有諸多挑戰,春季溫度不穩定,光量、光質略為不佳;梅雨季的下雨日期長且集中,光量不足,相對溼度極高;夏季高溫,烈日同時偶會有暴雨與颱風,秋季氣候涼爽,相對溼度低,冬季光線較低尤其北部地區陰雨天日數多,白日溫度為20-25℃,最低溫度因寒流的時間與威力而不同低溫在5-10℃。理想設施必須包含溫度控制、光線控制及濕度控制,溫度控制在春季與秋季開放通風良好、夏季利用蒸發冷卻進行降溫、冬季利用氣密保溫或加溫機加溫。光線控制可用遮陰網依據陽光強弱變化,加以調整變動;濕度控制灑水、噴水、噴霧進行加濕,機械通風或內循環風扇降低濕度。

種類

農糧署定義

水平棚架網室

無固定基礎。以錏管或水泥柱為主要支架,外部覆以遮光網或百吉網或防蟲網。

加強型水平棚架網室

無固定基礎。以3英吋以上錏管為主要支架,周邊設置鍍鋅管斜柱,外部遮光網或防蟲網以塑鋼線或鋼索材質固定於網室結構,加強側面斜柱支撐及網面鋼索牽引,俾強化棚架抗風性。

簡易式塑膠布溫網室  

無固定基礎。以錏管為主要支架,直接插入地面下,錏管聯繫處以彈簧夾固定,屋頂覆以塑膠布,四周覆蓋防蟲網,得設捲揚裝

結構型鋼骨溫網室

具固定基礎。以鋼骨為主要支柱,側樑結構加強,,包含依據或參考農委會公告之圓頂力霸塑膠型溫室(UTP)、圓頂塑膠型溫室(UBP)、山型力霸塑膠型溫室(VTP)、山型塑膠型溫室(VBP)、Venlo力霸玻璃型溫室(WTG)及單斜背塑膠型溫室(SP)等六種圖樣施工之結構型溫室。

 

1_水平網室

2_水平網室

1.加強型水平棚架網室

2.加強型水平棚架網室

3_簡易隧道型遮陰溫室

4_隧道型遮陰溫室

3.隧道型遮陰溫室

4.隧道型遮陰溫室

5_鋼骨結構溫室

6_鋼骨結構溫室

5.結構型鋼骨溫網室

6.結構型鋼骨溫網室

7_行式種植

8_單柱種植

7.行式種植

8.單柱種植

 

(二)栽培園的選擇

栽培園地點以接近水源及電源,地下水位距地表1 公尺以上,有良好防風屏障、較靜風的緩坡地或平地,氣候條件年均氣溫不低於23 ℃,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於17 ℃區域,可以網室或林下種植,溫度低於17 ℃區域建議搭設溫室種植。土壤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微酸性、物理性狀良好的地區。依種植面積規劃主幹道、支道和田間小道,以及規劃灌蓋及排水通道,種植園周圍設環園水溝,連接到園區外排水溝;園內設主排水溝和行間排水溝,灌溉設備以噴灌為主,溫網室栽培宜設倒掛式噴灌,林下栽培宜設高噴頭。設置防風林保護溫網室及香莢蘭植株,防風林種植抗風能力強的樹種如木麻黃、竹柏、白千層等,行株距1×1.5 公尺,距離種植園4 公尺~5 公尺。

(三)整地

定植前3~4個月進行園區翻耕,深度20 公分~30 公分,清理樹根、雜草、石頭等雜物。依據土壤檢測結果撒施石灰粉或有機質進行土壤改良,再進行起畦,走向與攀緣柱行向一致,畦面寬80 公分,高15 公分~20 公分,攀緣柱或活蔭蔽樹在畦的中央,若在林下或檳榔等園地間種香莢蘭,定植前也應適當整地。在畦面上均勻鋪上腐熟的椰塊、泥炭土、稻稈或其他介質,用量為每公頃10~20噸。香莢蘭需要有支柱攀緣,以水泥柱、錏管、網柱、木柱或其他能負重支撐材料作為香莢蘭攀緣的支柱,也可依附活樹樹幹。遮陰50%至70%,建議以2層50%遮陰網,外層及四周固定式遮陰網可兼具抗風及防大型昆蟲功能、內層活動式可調整遮陰強度,以配合不同季節的光照需求。另外以天然樹木或人工種植的椰子、檳榔等作物為支柱,需修適度剪樹冠來調節種植園的蔭蔽度。

(四)種植

定植季節為5~10月,株行距為1×2公尺,每公頃5,000株。由香莢蘭母株上剪取藤蔓,切口處用1%波爾多液等藥劑消毒處理後,置於陰涼處1~2天後直接定植(100公分以上)或育苗(30公分)。在定植位置開一條深5公分~10公分的淺溝,將苗平放於淺溝中,蓋上3 公分~5 公分土或介質,苗頂端朝向攀緣柱,露出各節葉片和末端切口,莖蔓頂端以軟質細繩輕輕固定於攀緣柱。種植方式為單柱種植或支柱上緣再以橫桿連接成行式栽培,以南北走向利於通風及日照均勻,橫桿高度在150-160公分以方便藤蔓修剪及人工授粉,行株距建議為2公尺×1公尺。另外,可選擇檳榔園或林下間作香莢蘭,若以檳榔作蔭蔽樹,宜選擇5年生以上、株行距為2 公尺~2.5 公尺,林相整齊、地勢平坦、灌溉及排水條件良好的檳榔園,林下種植可依情況增設攀緣柱或以單以樹幹攀緣。

(五)田間管理

定植後第3天開始噴水,每隔2 ~3 天噴水一次,種植後30 天內,每周檢查補苗及時處理病苗。之後依氣候狀況進行灌溉,保持園內空氣濕度80%以上,田間土壤含水量在60%~75%。在雨季來臨之前和大雨過後,應清除排水溝內的污泥、枯枝落葉等垃圾,及時修復被雨水沖壞的畦面。每年施腐熟有機質每公頃10~20噸,並依據需求量施用氮、磷、鉀肥及鈣、鎂肥,以及葉面施肥補充微量元素或肥料。

畦面人工拔除雜草或保留低莖匍匐的雜草進行草生栽培,畦面使用腐熟的椰塊、樹葉、稻稈等周年覆蓋,可減少雜草數量,覆蓋物分解後亦可補充土壤有機質,覆蓋物厚3 公分~5 公分,定期補充覆蓋物,行間走道可覆蓋抑草席減緩雜草數量,用鋤頭、鐵鍬等工具除草,避免損傷根系。

1_溫室搭建

 

2_開溝排水

溫室搭建

開溝排水

3_立柱

4_整地

搭設立柱

整地

5_做畦

6_抑草

做畦

鋪設抑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