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成功
已複製連結
廣告
養生

中暑就喝這碗湯!大量流汗、發汗不良喝對才有效 炎夏喝冷飲可以嗎?

  • 郭庚儒 整理
  • 2022/08/04 10:00
  • 字體放大
  • 中暑就喝這碗湯!大量流汗、發汗不良喝對才有效 炎夏喝冷飲可以嗎?

    中醫師​陳家駒分享,近日收治一名患者,自訴在戶外大熱天下,喝了一大杯冰涼的手搖飲,結果晚上回家後,一直覺得消化不良、身體悶重,好像有汗出不太來的感覺,​「喝冷飲消暑解渴了,怎麼還會好像中暑一樣的感覺?」。

    看更多:炎夏當心血壓高、爆血管!名醫5招「護心保命法」 1動作最簡單、水果這樣吃防便祕

     

    陳家駒表示,腸胃不好的人在高熱環境下快速大量喝冷飲,可能造成不適感​,天氣炎熱的水分建議因人而異,應逐量補充​。

    看更多:快吃9大「補水食物」透心涼!退火、解熱又防中暑 這種菜能降血壓

     

    清暑益氣湯有2

    陳家駒指出,中醫方劑「清暑益氣湯」是針對夏天暑熱問題使用,但​並不是單一帖藥方專有的名稱,在歷史上被稱為清暑益氣湯的藥帖,其實有2種中藥組合。​

    一個是金元時期名醫李東垣所設計的處方,裡面的藥材包含:黃耆、人參、白朮、蒼朮、神麴、青皮、陳皮、炙甘草、麥冬、五味子、當歸、黃柏、澤瀉、升麻、葛根。​

     

    這帖藥其實整體藥性偏補,同時使用不少調整腸胃消化機能的藥物,再加上一些幫助發汗散熱的發散藥材。​反而整體看下來,一些所謂滋陰清熱、藥性偏涼、能夠幫助補充體液水分的藥材非常少。​

    另一個同樣被稱為清暑益氣湯的處方則是完全不同,是後世的清代名醫王孟英,重新針對暑熱症狀設計的內容,他把內容藥材做了大大的更動為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竹葉、荷葉、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整體藥性偏涼,只有使用西洋參作為補氣養陰使用,其他大多屬於滋陰、清熱,偏向涼性的藥材,其主要目的是在於幫助保留身體水分、解身體的渴。​

    為什麼同樣都叫清暑益氣湯,內容藥材卻又極大的不同呢?​原來時代較晚的王孟英看了李東垣的處方內容後,大大不以為然,覺得這個方帖「實在不清暑」,整體藥性甚至偏向熱性發散、吃了恐怕讓人流汗,才把原方內容中像是黃耆、白朮、升麻、葛根、當歸等等補益、發散藥材大大刪減,反更改添加不少滋陰清熱、涼性藥材。​

    哪種清暑益氣湯才有效?

    事實上,王孟英及李東垣的處方,都是正確且有道理,只是所觀察到的「暑熱症」,是看到人體遭遇炎熱氣溫之後所呈現不同的症狀。

     

    金元時代的李東垣,因為身處的時代背景,人民在亂世之下難以飽腹,他觀察到的暑熱現象,便是在人體腸胃虛弱、營養不良、消化機能失調之下,遭遇天氣過度炎熱所出現一連串的不適症狀。​

    主要症狀呈現比較像是「容易倦怠疲乏無力、胸悶噁心、發熱難出汗、大便黏糊、容易出現口乾、小便少黃等現象」,偏向中醫所說的「氣虛濕熱症狀」。其原因是因為消化機能失調,導致人體對於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下降,出汗散熱能力失調,因此出現中暑反應。​

    而我們常聽到所謂的「陰暑」,像是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後一下子到戶外接觸高熱,或是大熱天出汗後立刻沖冷水澡,這類情況造成的不適症狀,也是同樣類似發汗機能失調下的情況。​也正因此,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是偏向「顧消化、助發汗、恢復體溫調節能力、幫助排出身體的濕熱」。​

    清代王孟英觀察到的則是另一種類型的中暑,偏向「脫水性中暑症狀」,類似「熱衰竭、典型中暑、陽暑」,是人體在高溫曝曬下缺乏水分補充,同時又大量發汗散熱,因此身體水分流失過快,來不及補充之下散熱能力便後繼無力,就像是汽車的水箱漏水、沒水,引擎嚴重散熱不良而影響運作的情況。​

    因此王孟英的清暑益氣湯,主要目的在於「補氣養陰、幫助身體水分吸收補充、恢復調節體溫能力、改善高熱造成的精神疲勞與體力下降」。​

    結論來說,​體虛發汗不良導致的中暑,較適合李東垣的藥方,而水分流失過多導致的中暑,較適合王孟英的藥方。​

    看更多:吃6種瓜補水、消暑又解熱!「這種瓜」低卡、降血壓 「瓜中維生素C王」是它

     

    ◎ 本文出自/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疫後時代來臨,染疫怎麼辦?與疫共存怎麼防疫?快來看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中暑就喝這碗湯!大量流汗、發汗不良喝對才有效 炎夏喝冷飲可以嗎?
  •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