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紅龍果知識+ / 紅龍果大家族 / 介紹幾種近年選育的紅龍果紅肉栽培品種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介紹幾種近年選育的紅龍果紅肉栽培品種
發文日:111/05/17

介紹幾種近年選育的紅龍果紅肉栽培品種

紅龍果(pitaya)為近年栽培面積迅速擴增的新興熱帶果樹,栽培面積從民國99年的840公頃,到去(105)年的2441公頃,短短6年間增加了3倍多,且不論是在台灣或是大陸、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緬甸等地,均掀起種植紅龍果的熱潮。台灣這幾年因為不需人工傳粉且自花親和的紅肉種-‘大紅’被成功推廣後,國際間對台灣紅龍果選育品種需求若騖,也感受到種植者對於新的紅肉種品種(系)需求殷切。對於栽培者而言,紅龍果具有少農藥、每年生產批次長達6-20批、產期長、產量高、幼年期短、市場價格高等優勢,不匱為栽種果樹種類上的好選擇,對消費者而言,紅龍果健康上的價值也漸受肯定,為兼顧栽種者與消費者的需求,選育耐氣候逆境、自花親和、不易裂果、風味優、耐貯運、果形大、色澤亮麗者、具香氣為品種選育目標,提供優良品種給生產者與消費者。

      種植紅龍果的程序,首先從土壤質地的改良開始,再依序整地、作畦、做好排水與灌溉工程,決定整枝搭架方式後,接下來就是選擇栽培種類與品種。做為食用的仙人掌科果樹目前有紅皮白肉種(H. undatus  Britt. & Rose)、紅皮紅肉種與黃皮白肉種(Selenicereus megalanthus (Schum.)  Britt. & Rose.)等三大類。紅皮白肉種市場清一色為越南白肉種統稱‘白肉種’,其開花期較紅肉種晚1個月(首批5月上旬),花期又比紅肉來的早結束(9月上旬最後一批),開花批次與總產量平均較紅肉種為少,加上自去年開始越南產的白肉種可以經燻蒸檢疫途徑進入台灣,相對的影響台灣燈照產調鮮果的價較大格,種植白肉種的價格風險相對較紅肉種為高,且以105年為例(圖1),各月別白肉種的市場價格較紅肉種低的月份多,因此這些年增加的栽培面積多以紅肉種為主。黃皮白肉種-黃龍(哥倫比亞種)因果皮帶細刺,果實小,著果期長(花後90-150日成熟),開花批次少,雖果實清甜味美,但產量小,沒有商業栽培價值,僅能做為自家趣味栽植。另近年亦引進大果種的厄瓜多爾種,目前尚未量產,無法明確得知其植株性狀表現。

    紅皮紅肉種依肉色的深淺又可分為紫紅肉(H. Costaricensis spp.)與深紅肉(H. Polyrhizus spp.)兩種,但近年亦出現頗多不同肉色與皮色的屬間雜交種,包括‘蜜龍’、‘粉紅佳人’、‘雙色種’等等。深紅肉色的紅龍果大多為早年從中南美洲所引進需要異花異種授粉的品種,枝條刺座甚長且果實小,著果率差,現大多已淘汰改植。而紫紅肉品種如‘大紅’、‘富貴紅’、‘蜜寶’、‘福龍’為目前栽培主流品種,每品種各具特色。‘大紅’品種具自花親和性且雌蕊與雄蕊距離接近,可以不需人工傳粉果實即能肥大飽滿,枝條軟性易下垂,果形圓,掛果期長,不易裂果,皮色紅,肉色深紅,但夏果果實偏小,果皮易有皺皮現象,果實糖度雖高但口感較無脆感。‘富貴紅’(450)枝條生長快速且強健,枝條偏硬易斷,果型大且著果穩定,果形長橢圓形,皮色玫瑰紅,肉色深紫紅色,具自花親和性不需人工傳粉果實即能肥大飽滿,但其果肉於近果柄處容易出現胚珠心皮化的塊狀物,讓人誤以為是種子發芽並影響口感,且產調期間其皮色轉色不完全不夠亮澤,皮薄易在果腹處裂果,果肉帶脆感但糖度稍低於‘大紅’。目前市場佔有率估計‘大紅’佔紅肉市場的65%,‘富貴紅’20%,其它‘蜜寶’、‘帝龍’、‘福龍’、‘翠玉、‘粉紅佳人’等等共佔15%。圖1.105年台北市場各月份紅龍果交易量與交易價格(資料來源:農糧署陳立儀科長)

    種植者在選擇品種時應考量下列要點:1.自花親和性:選擇雌蕊與雄蕊接近,易受風力或蟲媒的觸動,又具自花親和性的品種,如此就不需要栽種授粉品種,然後晚上去進行人工異花或異種的傳粉,節省人力的支出。如‘大紅’、‘富貴紅’。2.  不易裂果:果實一旦出現裂果即被打入次級品,減少收益甚鉅,所以選擇果萼長度較長,皮厚,轉色後不易因雨水的影響而腹裂或萼裂的品種,可延長掛果的時間,增加果肉可溶性固形物的積累,方便調節出貨期,確保收益穩定,如‘大紅’。3.耐貯運性:選擇鱗片厚實,不易褐化黃化,薰蒸後不影響口感,耐貯藏運輸的品種,對於未來出口外銷時才能確保到貨品質。如‘蜜寶’。4.果實品質佳:消費者除從外觀表現選購果品以外,風味口感優劣仍是繼續選購的要素,好吃的紅龍果甜中帶香氣,肉質Q脆清爽,水分多、。如‘帝龍’、‘蜜龍’、‘雙色’等。5.對氣候逆境的適應性佳:近年受地球暖化的影響,常見瞬間豪大雨、連月乾旱、颱風等氣候逆境,龍果枝條表現出日燒黃化、組織黃化脫水、花柱頭早凸、花粉活力差、果實著果性不佳等情形,這些品種應予以淘汰,如‘石火泉’。

以下介紹幾種近期選育的紅肉種紅龍果品種,提供栽培者種植的參考:

1.台農1號-小甜甜

      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於2016年7月取得品種權的品種〈品種權證A01921號〉。為歷經6年時間,自無刺黃龍的實生後代中選獲命名者。‘台農1號-小甜甜’因果形偏小但味甜美而得名,其果皮色桃紅,果肉色紫紅,種子偏大,風味與外觀均近似‘蜜龍’,但果皮沒有‘蜜龍’的細刺,果心可溶性固形物平均18Brix,酸度低(0.19%),糖酸比高,口感甚佳,讓人吃了會上癮。其特性為:1.耐貯運:於20℃採收後壽命約9天;貯藏於10、15℃第14天開始劣變。5℃與0℃貯藏果實分別在3週與4週失去商品價值。果腐病為採後劣變主要原因。2.本品種其花芽分化對日長反應不敏感,可於3月中旬來花直到11月初日照時數漸短且夜溫轉低時,仍可見正常花苞。並且燈照易催花,在與相鄰的‘大紅’品種隔約4~5m燈照感應下,仍可來花。3.本品種肉色較其它紅肉種為淡,部分消費者對紅肉種接受度不佳的原因,為其果肉的汁液於品嚐時容易沾染衣物及牙齒,造成衣物污染與妨礙觀瞻的缺點,本品種將可免除此困擾。4.八分熟果實果心可溶性固形物可達18Brix以上,全果糖度分布均勻,肉質稍脆,風味清爽,具蔗香氣,口感清爽味美。5.本品種的鱗片較短,包裝運送時不會有擠壓磨損,鱗片受傷的問題。其缺點為:1.果實稍小,對喜歡種植大果的臺灣農友而言,本品系於拍賣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較不具優勢,故其行銷策略應以宅配通路或尖端客群,爭取喜愛甜美口感的消費者。2.本品種轉色期為花後35天左右,從著果~成熟期較一般紅肉品種(55-60日)長約15-20日。開花批次因產期長而萌花批次較一般紅肉種為少。3.本品種與蜜龍性狀相同,枝條上的刺座突起,與其他紅肉種的刺座位於枝條缺刻底部顯得較為明顯,栽培管理上有被刺傷的風險。

2.蜜玄龍

      為彰化埔心農友陳勝得自其所植的‘大紅’種中所選育的變異品系。‘蜜玄龍’皮色紅,肉色較‘大紅’稍淡,果形圓,果肉較‘大紅’脆,皮色亮,香氣較‘大紅‘為濃。其生育習性與‘大紅’一樣具自花親和性,不需異花異種授粉即可正常著果,但夏期果的花粉活力較不受高溫影響,果形表現較‘大紅’為大,並且枝條對氣候逆境的適應性較佳,枝條黃化崩解症較少見,果皮亦少見皺皮的情形。其與‘大紅’的差異主要在鱗片的表現上,‘蜜玄龍’鱗片寬度小且呈披針形、黃綠色,而‘大紅’鱗片寬大並呈三角形、紅褐色兩者具有差異性。

3.昕運2號-臻寶

    為昕運國際有限公司於2017年2月提出品種權申請的品種。皮色紫紅,肉色為不均勻的紫紅色,果形近圓形,鱗片披針長形偏厚,鱗片色黃綠中心帶紅條,盾形,鱗片向上直立不反卷。果皮上的氣孔明顯可見(白色),皮色亮。‘昕運2號-臻寶’為白肉種與‘昕運1號-蜜寶’的雜交後代,改良了白肉種與‘昕運1號-蜜寶’的缺點。其特性包括:1.結果習性佳,在不進行異花授粉的條件下,著果亦甚為穩定。改良了母本‘昕運1號-蜜寶’需要異種授粉的缺點。2.每期果重甚為平均,最大單果重約900g,皮色紫紅,肉色呈不均勻紫紅色,與現有商業品種肉色深紅具有市場區隔性。3.本品種的花芽分化對日長反應較不敏感,於11月初日照時數漸短且夜溫轉低時,仍可見正常花苞。若進行燈照處理者也易來花。4.八分熟時果實果心可溶性固形物達18Brix以上,全果糖度分布均勻,肉質稍脆,風味清爽。5.本品種的鱗片厚,貯運性較一般紅肉品種為佳,果實貯運性佳,耐貯放,室溫下有5天,低溫(5℃)冷藏下可長達2星期以上的櫥架壽命。6.本品種枝條較‘昕運1號-蜜寶‘軟性,易下垂,較不易斷枝。至於‘昕運2號-臻寶’的缺點為:刺較‘蜜寶’為多(中段部位的枝條刺多1根),栽培管理上有被刺傷的風險。轉色成熟期較‘昕運1號-蜜寶’晚2天,掛果時間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