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紅龍果知識+ / 紅龍果大家族 / 黃龍-燕窩果(Hylocereus megalanthus Bauer.)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黃龍-燕窩果(Hylocereus megalanthus Bauer.)
發文日:111/05/17

換了新大衣的仙人掌果-燕窩果栽培介紹

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  劉碧鵑

大東方農場  楊正裕

紅龍果(pitaya, dragon fruit)為近年栽培面積迅速擴增的熱帶果樹,栽培面積從民國98年的770.8公頃,到前(107)年的2753.7公頃,10年間栽培面積增加了3.5倍,產量增加5萬噸。紅龍果其鮮豔的外觀頗為討喜,加上其對健康的價值受到消費者的肯定,生產上農藥使用量少與產期長等特色,無論是產與銷需求大增,造成了種植瘋潮,終於在107年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的危機,產地價格大幅下滑,108年紅白肉種每公斤平均單價分別為39.78與36.41元(臺北農產運銷公司資料)。紅龍果產期雖可藉由燈照調節供貨期,但盛產期仍集中於夏~秋天,此時其它水果也正逢盛產季節,以致價跌常在生產成本邊緣,農政單位開始獎勵廢園轉作的同時,生產者也開始思考更新新品種(系),來區隔現有品種(紅皮紅白肉種),一新消費者耳目。

表1.近5年紅龍果於台北果菜市場交易價格增長情形

年度

種類

平均價格

(元/Kg)

交易總量

(T)

104

白肉

52.58

3558

紅肉

60.62

3296

105

白肉

49.5

3726

紅肉

59.04

4226

106

白肉

38.09

4385

紅肉

46.02

6391

107

白肉

32.34

4061

紅肉

37.34

7617

108

白肉

36.41

3808

紅肉

39.78

8019

                                          資料來源:台北運銷統計年報

      台灣目前食用的仙人掌科果樹主要為攀緣類的三角柱屬(H. undatus  Britt. & Rose)紅皮白肉種與紅皮紅肉種(以下併稱為紅皮種)兩類,另一西施仙人柱屬(Selenicereus megalanthus (Schum.) Britt. & Rose.)為黃皮白肉種。台灣在引種當時也自哥倫比亞引進有刺黃龍(以下稱麒麟果),此品種果實清甜味美,但因果皮外帶有長硬刺,果實偏小(100-250g),著果期長(開花後90-120日始成熟),開花批次一年僅有2批,總產量少,一直沒有商業栽培。然近兩年又從泰國、澳洲、大陸等地引進了大果種的厄瓜多爾種(以下稱燕窩果做為區分)與大果無刺黃皮黃龍種(簡稱黃龍果),目前已有少量生產,以下介紹其試種觀察心得與特性表現。

  燕窩果的生長特性與栽培

     燕窩果與麒麟果同屬西施仙人柱屬為黃皮有刺白肉種,可溶性固形物18-20Brix,酸度低,沒有紅皮種的草腥味,清甜多汁,特別對促進腸道蠕動效果比紅皮種更明顯,廣受消費者喜愛。其果實特性與栽培習性大致與麒麟果相近,因廣泛栽種於厄瓜多爾及其鄰近國家,而有‘厄瓜多爾’種之稱。其種子大,肉色乳白,胚珠柄明顯,剖面有如絲狀物分佈果肉內,如同燕窩一般,故又名‘燕窩果’。燕窩果果實較麒麟果為大,果重大致在200-400g(視疏花果而定),雖不必要人工異花授粉,但商業栽培仍採人工自花授粉(蓋杯子搖花)著果較為穩定。年來花批次較麒麟果為多,花期較一般紅皮種為早(1月下旬就有少量),估計每個月可來一批(年約10批),花苞一樣於10月中旬之後即不再來,花量集中在8-9月。其對日長十分敏感,同樣條件下燈照催花,其來花苞數較紅皮種早且多,判斷其影響花芽形成條件以夜溫為關鍵。如同麒麟果一般,燕窩果生長勢較弱,根系較不發達,枝條細,不耐熱,臘質生成少較易感病,維管束硬且易斷,必需利用根系較強的砧木進行嫁接栽培以增強樹勢,若能於遮雨設施下,控制枝條不受雨害與風害的環境來栽植會較優。另外,燕窩果未熟之前果皮鱗片處密佈細刺,果實蠅不會因為細刺而不產卵,故仍需對東方果實蠅進行預防性管理,必要時仍應採套袋來進行隔絕,並使果皮顏色更為亮麗的管理。果皮上的細刺於接近成熟時即可輕易剝離脫落,可於採收前1日將細刺予以刷除後再進行剪果,採下後於包裝場進行降溫與整理,包裝出貨前再次檢查是否有殘存的細刺,以免消費者不知而受傷。燕窩果目前單價高(零售價約400元/Kg,包裝會另以蔬果套來增加價值感。花開至果皮轉色約70-90天(視溫度高低而異),約90-110天後採收,較紅皮種花後28天開始轉色,花後35天為長,其果皮要完全轉為黃色後其糖度才會高,於綠黃期採收的風味稍淡,但外銷或是遠距離運輸時則需提前於6-7分熟時採收。燕窩果的果皮厚,鱗片不明顯,沒有採收後鱗片脫水萎凋的問題,只要控制貯運期間的溫度,其新鮮感與儲架壽命均較傳統紅皮種為長。 

      燕窩果皮色與果形奇特並且風味甜美,目前於大陸地區售價不斐,也掀起種植的熱潮,果品主打送禮與健康路線,講究包裝與行銷,已自成一格成為新興的水果。

  燕窩果的繁殖

    燕窩果因維管束較細小,直接用肉質莖扦插定植主幹往往不會粗大,發育較同時期利用嫩梢平接或是芽接等嫁接苗為緩慢,因此建議燕窩果採用嫁接法。以下說明嫁接燕窩果的方法。嫁接時間以11-2月間(非寒流期間)白天氣溫涼爽,陽光不是很炙熱的環境為宜,另外每日的下午時間嫁接,會比上午的成活率來的高。

(一)砧木的選擇與前處理:

嫁接砧木最好選擇根系發育旺盛、枝條肥厚飽滿,並且生長活力佳的品系如‘富貴紅’、‘蜜寶’與原生種較優,‘越南白肉種’植株生長勢雖強,但其枝條容易有盾柱介殼蟲與莖腐病的為害,並不建議使用,以免增加日後管理上的困擾。若能事先培育實生苗來做為砧木是最為理想,其根系強,也能降低病毒病的風險,但目前鮮有人利用實生苗做砧木。砧木可選擇假植於育苗盆中的扦插苗,或是老枝直接更新換種時,此時選擇支撐架下20-30cm處枝條進行切除平面。做為砧木的刺座應全部剪除,以免影響接穗抽長的萌發速率。

(二)接穗選擇:

接穗採取的長度取決於使用的方法,以插肉接來說,需將維管束插入砧木裡,其長度多超過5cm,一般接穗長至少5cm,1稜帶有3個芽點以上,將接穗的維管束取出後,至少還有6個以上的芽點。其中依接穗枝條的成熟度選擇對應的嫁接方法,並選擇砧木枝條的成熟度。如接穗維管束尚未木質化的枝條,可選用嫩梢平接法,砧木亦選擇未木質化的新生枝條,將兩者的維管束對準,再用透氣膠布將兩者固定。如維管束係已完全木質化的接穗,則應使用插肉接、劈接、切接等嫁接方法,砧木則選擇成熟、莖段肥厚的老枝。

(三)嫁接種類介紹:

1.插接:適用於成熟枝條。先將接穗橫切成莖段,單一稜面帶有2-3個芽點(三稜至少7個芽點以上),將接穗底端2-3cm的肉質去除,露出中間的維管束;或是利用天線管使維管束露出,然後將接穗插入砧木的肉質中,兩維管束距離愈近愈好,最後使用膠袋將砧穗穩定粘合。砧木挖出接穗插入的莖肉,接穗維管束的直徑一般稍大於砧木的孔洞,接穗插入砧木的莖段後使之充分密合,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另亦可將砧木的維管束挖出,然後插入接穗維管束(交換維管束),但砧木已木質化的維管束並不好取出,所以使用者漸少。

2.嫩梢平接或芽接:將維管束未木質化的接穗切除,砧木亦選擇未木質化的新生枝條,將砧木切除後的平面利用莖肉磨出粘液,其上放置接穗的方法,兩者的維管束應予以對齊後利用牙籤、膠袋等物固定之,使砧穗能順利粘合,融合為一體。此法簡單易行,操作方便,但因接穗的芽體多未達成熟,長新梢的速率較慢或是接穗易脫水萎黃。

3.劈接:將砧木維管束從中剖開約2cm,扒開插入削成T接穗的維管束,而後將穗砧兩者用膠帶緊密粘合。此法若接穗成熟度太老(維管束過於木質化),並不好削成平滑面,且厚度太厚常會造成砧木的劈裂,穗砧的成熟度太老的維管束兩者並不易癒合成活。

4.切接:將砧木上的維管束剖除1/3部份並削成3-5cm的L型平面,接穗亦削成倒L型的切面,而後將兩者的維管束用膠帶緊密貼合的方法。穗砧的長度需要吻合,才不會造成視覺上的障礙。

依氣候環境及枝條生長情形選擇適當的嫁接方法,嫁接成活率一般可在7成以上。嫩梢平接多在氣候較為冷涼的初春進行,嫁接成活後芽體若抽長枝條至90cm以上,在氣候環境適合時隔年即可開花。以切接或嵌接繁殖時,砧木應選擇多年生且不帶芽體的肉質枝條為宜,砧木至少30cm長,高溫期嫁接需加紙袋保護以防接穗失水萎凋。

結  語

紅龍果為近年來栽培面積擴增迅速的熱帶果樹,每年平均以400公頃以上的面積在增長,早在105年開始即有生產量飽合的跡象,但因其它水果的失收與颱風雨害的衝擊,市場價格並沒有因此而下跌,仍有不少農友投入種植,以致在107年出現了崩盤危機。加上農糧署近年推行檳榔廢園轉作,紅龍果雖然不是其推薦轉作的果樹選項,但因市場價格佳,仍有頗多栽植者投入種植紅龍果來獲取高報酬。在栽培面積與生產量逐年增加下,量多價跌是勢必來臨的。

如何提高紅龍果市場售價與競爭優勢,除了供應果實品質優良的品種,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如增加賣相、果實風味與香氣等來吸引消費者。新品種(系)無論其外觀或是風味,皆異於現有的紅肉或是白肉,有助於區隔市場與吸引消費者嚐新嚐鮮的心裡。栽種者在種植新品種時,應充分了解該品種的特性、優缺點,評估自己對該品種的缺點是否有解決能力。同時好的品種必需搭配專業的經營管理,才能相輔相成,讓該優良品種的特性發揮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