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的水稻災害與因應策略

水稻

水稻間歇灌溉技術在田間無水才進行灌溉,可節約20~30%的灌溉水資源。

文/吳以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作物改良課助理研究員
  陳裕星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兼作物改良課課長
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農業是人類產業中,受到氣候影響最大者,氣候左右農業生產的豐歉與品質優劣。然而,由於氣候變遷的影響,栽培環境越來越不穩定,導致農作物時常受到異常氣象傷害,例如高溫、低溫、淹水、乾旱等。依氣候學者預測,未來極端氣象發生的機會將更為頻繁,且臺灣位處亞熱帶,乃許多學者指出氣候變遷高風險的地區。

因此,如何針對日益嚴峻的天災,擬定因應策略,強化作物生產韌性,成為目前農作物生產的重要課題。臺灣農作物種類繁多,其中水稻是臺灣栽培面積最大者,同時也是臺灣最重要的糧食來源,影響國家安全與農民生計,本文將以水稻為主,探討氣候變遷下水稻栽培的衝擊與因應策略。

從颱風、強降雨、寒流 到回不去的增溫趨勢

根據統計資料,臺灣每年平均農業損失高達新臺幣100億元。造成臺灣農業損失的自然災害有許多種類,其中最為顯著者非颱風莫屬,約占總農業損失80%,其他包括豪雨、乾旱、寒流等,亦有明顯影響。臺灣為海島地形,四面環海,加上位處低緯度地區,易受到颱風侵襲,且在全球暖化趨勢下,上升的溫度將使水氣的動能增加,更促進颱風的強度,導致更嚴重的損害。

颱風是臺灣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主要藉由強風與強降雨造成農業損傷,強風除了直接造成農作物破損、落果、斷折或傾倒,同時也破壞農業設施,例如支架的倒塌或溫網室的損壞。強降雨則引起農田的淹水,農作物浸泡在水中的時間過久,將導致植株窒息壞死,以致腐爛死亡。除了強風與強降雨之外,颱風過境後,背風側常有焚風發生,焚風的高溫與乾燥,亦造成作物的熱逆境與水分逆境,嚴重者更可能導致作物缺水而死亡。

一、溫度逆境

在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由於溫室氣體增加,暖化的趨勢顯著,而夜晚溫度的上升更較白天溫度更為明顯,國際稻米研究中心(IRRI)發現水稻的單株穀粒數目與單位面積產量,皆隨著每日平均溫度與夜晚溫度的上升而下降,預估日均溫每上升1℃,產量將降低7%,而夜溫影響更大,夜溫每上升1℃,產量將降低10%。原因推測為夜晚稻株主要行呼吸作用,以消耗養分取得能量,而高溫促進呼吸作用,導致養分累積量降低,減少產量。而且在高溫下,雖然水稻穀粒充實較早、充實速度也較快,但最終充實重量反而低於較涼爽溫度生長者。

也由於充實速度過快,將造成稻米的品質劣化,例如稻米的不良外觀品質——心腹白就是由於快速充實,使養分供應不及所致。臺灣水稻品種多屬稉稻品種,但由於稉稻品種屬於溫帶品種,因此高溫對產量和品質的衝擊,在稉稻品種更明顯高於源自熱帶地區的秈稻品種。

氣候變遷不只帶來持續性的增溫,同時也可能有更高機會的極端天氣,例如寒流。一般一期稻作插秧時間為1~3月,秧苗的存活溫度約為10~15℃,此時期若遭遇強烈寒流,將導致秧苗受到寒害而損傷,甚至死亡。例如2016年1月臺灣受到霸王級寒流侵襲,平地皆面臨連續10℃以下的嚴重低溫,造成大片秧苗期的水稻死亡,重挫一期稻作生產。

稻米的心腹白狀況
高溫使稻米的心腹白狀況變得更嚴重,明顯降低外觀品質。

二、水分逆境

水分是作物生長所必需,但水分過量或缺乏,仍會對作物產生傷害。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之下,降雨多寡受到極大影響,以2021年來說,5月以前遭逢56年以來最嚴重的旱象,造成超過新臺幣8億元的農業損失,但6月與8月則在無颱風或輕度颱風的天候下,發生極強烈降雨,是農民難以因應的巨大轉變。

降雨時間過久,果樹可能發生落果或裂果的傷害,水稻則有植株倒伏或稻穀穗上發芽的可能。此外,亦間接增加稻熱病與白葉枯病等病害,以及福壽螺危害的風險。若短時間內發生強降雨,除許多作物因淹水而窒息死亡外,相對耐淹的水稻,亦可能因全株滅頂而受損。

另一方面,若長時間未降雨,在水分缺乏之下,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低落,養分累積受阻,導致生長緩慢甚至乾枯死亡,若缺水逆境正值作物的水分敏感時期,將帶來更嚴重且不可逆的傷害。例如水稻抽穗期或穀粒充實期的水分供應不足,導致稻穀無法正常授粉,最後形成只有稻殼而沒有米粒的「空包彈」。

稻株倒伏
豪雨使稻株的倒伏風險提高,影響收穫作業與最終產量。
淹水造成稻株滅頂
淹水造成稻株滅頂,水退去後仍因全株窒息而死亡。
稻穀穗上發芽
連日降雨,高溼度的環境造成稻穀穗上發芽,影響產量與品質。
稻穀
高溫下的水稻可能出現稔實率下降、穀粒變小和呈現青綠色等不良影響。(攝影/蔡易儒)

因應溫度、水分逆境 應採水旱輪作與間歇灌溉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評估報告指出,在暖化的趨勢下,若未節制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本世紀末將增溫4.4℃,對照前述的產量衝擊研究,預測將帶來27.5%的產量減損,且增溫同時將導致旱象發生機會提升至原有的4倍以上,即使可達到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仍會有1.5℃的升溫,並倍增原有的旱象風險。

乾旱頻率
若氣溫持續上升,暖化造成乾旱的情形將會提高,當增溫1.5℃與4℃,增加乾旱機率為原有的2倍與4.1倍。(資料來源/IPCC AR6)

有鑑於未來旱象風險的日益上升,水稻作為臺灣栽培面積最大,同時也是灌溉需水量最顯著的作物,勢必需要加以因應,以降低缺水對栽培的衝擊,並設法節約水資源,以提高農業抗旱韌性。本文研擬的水稻栽培因應策略如下:

一、育種

目前臺灣水稻品種多屬稉稻品種,原產溫帶地區的稉稻品種對高溫的耐受性較低,相較之下,源於熱帶地區的秈稻品種對高溫的抵抗性較高,可將稉稻品種與秈稻品種雜交,將秈稻耐高溫特性融入稉稻品種,在其中選育高溫下仍具優良產量與品質者,以因應暖化趨勢與市場需求。

另外,水稻生育期間湛水時間長,因應水資源的不穩定,若能縮短栽培時間,應可減少灌溉的用水量。現行水稻品種中,越光、台南16號、台農71號等均屬於早熟品種,雖可供節水目標使用,但早熟品種的產量,常較中晚熟品種低,仍應有收益的考量。

另一方面,臺灣早期與國外有部分屬陸稻或旱稻品種,較能適應水分不足的環境,未來可作為育種的親本選擇,以提高現行品種的耐旱性,降低灌溉水的需求。

二、改變栽培期或水旱輪作

面對可能發生的暖化或旱象,傳統水稻栽培為兩期作系統,其中一期稻作栽培期為1~3月至6~7月,栽培後期的穀粒充實期往往面對全年最炎熱的6~7月高溫,建議可提前插秧或延後插秧,使穀粒充實期改至5月或8~9月,以避開高溫尖峰。

另一方面,若以延後插秧方式,慣行一期稻作常遭遇春雨不足導致的水資源短缺,而延後插秧則可充分利用夏季的豐沛降雨,再將原有的兩期稻栽培系統改為水旱輪作系統,一期作進行延後插秧,收穫後接續種植雜糧作物如小麥、大豆等旱田作物,以降低水資源的依賴,更可提高國產雜糧自給率與降低作物病蟲草害的風險。

三、間歇灌溉與智慧灌溉

慣行的水稻栽培多以長時間湛水灌溉,然而,依IRRI的研究成果,以間歇灌溉方式,可在維持產量的前提下,減少灌溉水的使用。經臺灣本地的試驗,田間灌溉至水深5公分後,讓田水自然消退,直到土壤表面無水但呈溼潤狀態,再行灌溉至水深5公分,以此反覆,經計算,每期作採間歇灌溉,可較長時湛水灌溉節省約20~30%的灌溉用水,更可降低灌溉次數,節約人力與時間。

再者, 近年已有智慧灌溉系統問世,可使用手機App直接遠端監看田間水位與操作田間電動水閥或水門,大幅降低灌溉管理的人力,使省水措施更有效率。

氣候變遷的趨勢越來越顯著,除了暖化的高溫環境,更間接造成淹水、乾旱或其他極端氣象頻率的增加,皆直接衝擊農業的生產。臺灣的農業屬於集約型栽培,天災造成的衝擊較大陸型粗放栽培更為顯著,藉由育種、栽培制度、灌溉方式等的改進,將可強化農作物面對異常天候的韌性。

未來,氣候變遷的影響仍在持續,需要氣候學家、農業專家、栽培生產者與其他相關產業,共同合作與努力。

間歇灌溉智慧系統
應用智慧系統操作間歇灌溉,省水、省時又省力。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