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摘錄自苗栗區農情月刊第266期,作者:張雅昀助理研究員)
桑樹屬於冬季落葉性多年生木本植物,全年危害桑樹的主要害蟲為桑螟及桑木蝨,其危害時期與桑樹生育狀況對照如圖一。然而桑葉主要用於家蠶飼育或桑茶製作,若有農藥殘留,會造成蠶無法結繭並影響桑葉茶品質。因此,桑園管理須使用友善栽培方法,且不能使用化學農藥。
過冬後當氣溫回暖,桑葉萌芽時,蟄伏於枯枝落葉中的桑螟及桑木蝨便會開始危害桑葉嫩芽與新梢。桑螟以幼蟲形態於桑樹蛀孔裂隙中結繭越冬,剛孵化幼蟲於葉脈分叉處取食留下葉表皮呈透明方塊狀,三齡以上幼蟲會吐絲將葉片重疊黏合或折葉捲起(圖二),躲藏於內部取食。桑木蝨則喜歡棲息於嫩葉與葉柄上吸食桑葉汁液(圖三),造成葉片黃化。
基於上述二害蟲之友善有機防治方法:一、桑螟可於秋季時點燈誘殺成蛾、減少桑樹修剪時造成樹幹裂隙讓桑螟幼蟲躲藏。二、桑木蝨可於傍晚進行噴灌阻礙繁殖,或施用葵無露(每公頃使用1公升原液稀釋250倍)防治。三、運用蜜源草生栽培營造有益環境,增加天敵昆蟲族群,如寄生桑螟卵之絨繭蜂或捕食桑木蝨之瓢蟲、草蛉與螳螂等。四、桑樹於冬季低溫時生長遲滯、頂梢休眠,此時適合修剪老枝並進行田間衛生管理,可以減少桑螟及桑木蝨族群殘留桑園,且有助於桑樹維持良好樹勢,以利新發側枝及萌芽。
相關照片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0%
我喜歡:0%
很實用:50%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