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病蟲草害管理 / 棲地營造 / 棲地營造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棲地營造
發文日:110/11/17

單一作物品種大面積的栽種、農田的邊坡及田埂逐漸由水泥所取代,或者例行噴施除草劑造成土壤的裸露與流失等,破壞了生物賴以生存的棲地,進而降低農業環境的生物多樣性;而且,化學殺蟲劑由種苗、本田初期至生育期的施用,於控制害物對作物為害的同時,也撲殺了原本在環境中扮演調節害蟲密度的天敵。有鑑於此,如何恢復或重建農田環境中天敵所需要的棲地及食物來源以應用於作物蟲害管理,成為受到重視的議題。

田間配置不同型式的覆蓋植物能夠調節微氣候、提供天敵的棲地或庇護處所;並能提供天敵所需的食物來源,包括花蜜、花粉及天敵可取食或寄生的替代性昆蟲。1980 年代起源於英國及歐洲國家的甲蟲庫 (beetle banks) 是著名的棲地管理作為,在數公頃面積的小麥田區中央設置長超過100公尺、寬2公尺、高40公分的島狀土堆,種植多年生植物覆蓋土面並長成1 ~ 2公尺高的草狀植被,提供多食性捕食天敵的越冬、棲息及隱藏處所,發現蜘蛛、步行蟲及隱翅蟲等天敵的種類及數量顯著地增加。於葡萄植株間種植條帶狀開花植物(如蕎麥),可以提供天敵所需的花蜜及花粉作為食物來源,提高寄生蜂的數量來降低蘋果淺褐捲葉蛾的密度。

國際稻米研究所於菲律賓進行水稻田田埂生態多樣性營造技術,導入混作區塊配置的作法,於田埂及稻田內每隔10 ~ 15公尺預留長2公尺、寬1公尺的區塊,預先施用有機質肥料,於水稻插秧前2 ~ 4周混種苦瓜、秋葵、番茄及豆類等經濟蔬菜。苦瓜及豆類等持續性開花作物,可提供花蜜及花粉予寄生蜂類;秋葵植株有不會危害水稻但為秋葵害蟲的小綠葉蟬棲息,可以吸引取食葉蟬類的捕食性天敵及寄生性天敵聚集,提升對危害水稻田黑尾葉蟬的控制能力。而且,苦瓜等蔬菜作物於收穫後,可增加農民額外的經濟收入,使農民對該形式的棲地營造有較高的接受度。

1-生態工法
水稻田周邊配置混作蔬菜作物的區塊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推動水稻田埂保留野生花草,以供爪哇長腳蛛、日本長腳蛛及橙瓢蟲等多食性捕食天敵族群維持、棲息及越冬處所,並將該等天敵定義為水稻友善環境耕作的指標物種。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在稻田田埂種植蠅翼草、心葉水薄荷或蔓花生等植物;因該等植物生長速度快、匍匐性強,覆蓋田埂形成一條長長的綠龍,具有農田景觀美化的效果。而且,除了田埂植被覆蓋外,該等植物同為開花植物,亦可提供花蜜及花粉供天敵所需,成為營造害蟲天敵棲地的幫手,協助恢復農田生態系。經調查包括橙瓢蟲、七星瓢蟲、蜘蛛類、渚蠅、長足虻及寄生蜂類等作物捕食性及寄生性天敵的種類及數量顯著地增加,危害水稻的褐飛蝨數量則顯著地降低。

2-大甲田埂植被_蠅翼草
水稻田埂種植覆蓋植物—蠅翼草,兼具棲地營造及農村景觀

3-大花咸豐草
菊科的大花咸豐草可吸引天敵進駐

4-LiPaHak生態農場綠籬及開花植被
LiPaHak生態農場綠籬及開花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