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米面面觀 / 小米品種在台灣 / 小米品種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小米品種
發文日:109/11/27

      小米品種因栽培年代遠久,大多以混雜退化,依據調查約有300種之多,多為各地原住民族世代所留傳,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自1957年著手進行品種改良,1965年計育成臺東選1號~6號等6個品種,較地方品系增產31.9~46.9%。臺東選1~6號植株高大,穗長33~47公分,生育日數約為108~121天。成熟時穗色為淡茶褐至茶褐色,子實為淡黃至淡褐色,除臺東選6號之芒為密長,其餘疏短或無。米質方面,除臺東選4號、5號為非糯性外,其餘皆為糯性。農民普遍栽培的品種為臺東選2號,但該品種尚有植株高、晚熟、易倒伏、穗型疏散及雜色米粒等缺點。1970年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亦引進選育命名小米臺中選1號。1993年臺東場育成之臺東7號,其穀碼較臺東選2號密集,無雜色米粒且具有早熟、矮生、抗倒伏及品質優良適合食用及加工等優點,取代臺東選2號成為新推廣品種。

      2008及2012年分別自雜交後代中選育出臺東8號、9號,為目前主要推廣品種。臺東8號之穗呈尾端鈍之棍棒狀,穗長中等,莖桿基部為紫色,剛毛長度中等,成熟時穗部表面顏色呈棕色,脫殼後子實呈黃色,千粒重為2.13公克,具矮生、耐密植、高產穩定等優點,春作平均產量可達2,580~2,752公斤/公頃。臺東9號之穗型為尾端尖細之圓錐狀,穗長較臺東8號長,莖桿基部為綠色,剛毛短,成熟時穗部表面顏色呈棕色,脫殼後子實呈淡黃色,千粒重為2.11公克,春作平均產量達2,595 ~2,768公斤/公頃。

目前臺灣主要推廣小米品種之重要特性表

品種

株高

(公分)

穗長

(公分)

穗型

穀粒

顏色

胚乳

特性

生育

日數

(天)

產量

(公斤/公頃)

臺中選1號

 95

18

棍棒狀

非糯性

110

1,767~1,953

臺東選1號

133.5

33.5

紡錘狀

糯性

121

2,370~2,528

臺東選2號

135.3

46.7

圓筒狀

糯性

116

2,280~2,432

臺東選3號

136.9

36.5

圓筒狀

糯性

115

2,415~2,576

臺東選4號

141.1

35.2

圓錐狀

非糯性

121

2,370~2,528

臺東選5號

138.2

36.5

圓筒狀

非糯性

112

2,310~2,464

臺東選6號

142.3

36.5

圓筒狀

糯性

108

2,415~2,576

臺東7號

136.1

24.5

紡錘狀

糯性

99

1,815~1,936

臺東8號

142.4

26.4

棍棒狀

糯性

108

2,580~2,752

臺東9號

141.2

32.5

圓錐狀

淡黃

糯性

99

2,595~2,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