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藥用植物 / 藥用植物圖鑑 / 地黃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地黃
發文日:109/11/10

地黃

學名: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 Libosch.ex Fisch.et Mey.
科名: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地黃屬(Rehmannia)

別名:地黃,生地、懷慶地黃、蛤蟆草、芐、芑、生地黃、婆婆奶、陽精、深深奶、還元大品、地精、地髓、頂生地、原生地、炒生地、生地炭、蛤螞草、赤矢地黃、酒壺花、山煙根。

英文名稱:Adhesive Rehmannia, Chinese foxglove

分布:分布於海拔50-1100公尺之山坡、路旁等處。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 15-30 公分,全株密生灰白色或褐色短腺毛。根橫行,肉質肥厚,呈橘黃色。莖單一或基部分生數枝,紫紅色。葉基生,叢生,倒卵形至長橢圓形,邊緣為不整齊的鈍齒,葉面有皺痕,葉面綠色,背面通常淡紫色,被白色腺毛。總狀花序頂生,密被腺毛,花梗長 1-3 公分;苞片葉狀;花萼鐘狀,5 裂;花冠筒狀,外部紫紅色,內部黃白色,有紫色斑點;雄蕊 4,著生於花冠筒近基部;花柱細長,柱頭 2 裂。蒴果,卵球形,種子多數,卵形,黑褐色,表面有膜質網眼。花期 4-6 月,果期 6-7 月。

繁殖方法:種子、塊根

利用部位:塊根

效用: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為止血強壯劑。但性寒而滯,脾虛濕滯腹滿便溏者,不宜使用。

 

地黃最早出自《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北宋藥物學家蘇頌說:「根如人手指。通黃色。粗細長短不常,種之甚易,根入土即生。」。地黃多野生於山坡、路旁等處,或栽種在庭院、公園作為園藝觀賞用途。其自古藥用歷史悠久,依炮製方法又分為鮮地黃、乾地黃與熟地黃。地黃在傳統紡織業中用作黃色染料,故得名。地黃的屬名Rehmannia是以德國醫師和植物學家約瑟·雷曼(Joseph Rehmann, 1788–1831年)的姓氏來命名,種名glutinosa則來自拉丁文glutinosus為粘性的或膠狀的意思,意指其植株密被腺毛,葉片、莖及根等具有粘性。地黃在中國作為藥用植物,在歐美則作為觀賞植物用途。

 

【文獻記載】

《神農本草經》:「味甘,寒。主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痺,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痺。生者尤良。」

《名醫別錄》:「大寒。主治婦人崩中血不止,及產後血上薄心、悶絕,傷身、胎動、下血,胎不落,墮墜,宛折,瘀血,留血,衄血,吐血,皆搗飲之。」

《藥性論》:「君。能補虛損,溫中下氣,通血脈。治產後腹痛,主吐血不止。又云生地黃,味甘,平,無毒。解諸熱,破血,通利月水閉絕。不利水道,搗薄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虛而多熱,加而用之。」

《珍珠囊》:「主補血氣,滋腎水,益真陰。」

 

【產地】

主要產地為中國北方,以河南省焦作市一帶,如溫縣、博愛縣、武陟縣等地最為著名,在朝鮮半島和日本也有分布。焦作市在古時為懷慶府,而該地區出產的地黃最負盛名,稱為「懷慶地黃」。

 

【炮製方法】

地黃的炮製方法很多,其作用在於改變藥性、提高療效。蒸製成熟的地黃,其藥性由寒轉溫,性味由苦轉甜,功能則由清轉補。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本草云乾地黃,《本經》不言生乾及蒸乾,今方家所用二物別,蒸乾即溫補,生乾則平宣,當依此用之」。故在唐代之前的醫藥學家已有將生地蒸製為熟地黃之方法。

 

1.鮮地黃或鮮生地:即新鮮的地黃稱,可榨汁用,稱地黃汁。其性寒,味甘苦,具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功效,用於因溫病或熱毒而吐衄、發斑,可以清火、解熱、涼血而止血。

2.乾地黃或乾生地:即經過乾燥後的地黃。其性涼,味甘微苦。具滋陰、涼血之功效,可治消渴、溫病入血分,主治陰虛內熱、虛煩不眠、月經過多等症。《神農本草經》記載:「乾地黃,味甘寒,主折跌、絶筋、傷中,逐血痺,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痺。生者尤良,久服輕身不老。」;古代方劑亦作為補腎藥,在《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中皆以乾生地入藥,如「腎氣丸」;而後相近的複方「桂附地黃丸」,又稱「金匱腎氣丸」則是採用熟地黃。

3.熟地黃或熟地:則是與酒、砂仁拌炒,並經九次蒸、曬加工蒸製的地黃。炮製後可使地黃的副作用,如:味苦、滋膩感及服用後腸胃不適等狀況明顯降低。其性微溫,味甘,歸肝、腎經。具補血滋陰、益精填髓之功效,主治腎虛陰虧、頭暈目眩、腰酸、遺精、崩漏等症。知名複方「四物湯」,一般是以熟地黃入藥;除非患者有血熱、上火情形才改用乾生地。四物湯最早出現記載於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就是使用熟地黃、白芍、當歸及川芎這四種中藥材,具有補血調經之效果,可減緩女性的經痛。

 

在秋季採挖後,可鮮用或將之乾燥切片生用。生地黃本為清諸熱藥,在蒸後與益氣補中的糯米釀製成低度酒-地黃酒,此源自於北宋翰林醫官院所編寫而成的大型臨床方書《聖惠方》,古人常飲用作為補益烏髮,補虛弱,壯筋骨,通血脈,治腹痛,變白髮等。但地黃酒的種類很多,每種酒的功效大不相同,必須遵照醫囑對症下藥,才能達到保健養生功效。

 

地黃在中藥上佔了很重要位置,為知名方劑「六味地黃丸」的靈魂。六味地黃丸是由明代醫學家張仲景的「金匱腎氣丸」衍化而來,六味包含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等組成,為滋陰補腎的經典藥方。

 

【主要成分】

現代研究證實,地黃的化學成分以苷類為主,其中又以環烯醚萜苷類(iridoid glycoside)為主。鮮地黃中的環烯醚萜苷為益母草苷(leonuride)、桃葉珊瑚苷(aucubin)、梓醇(catalpol)等;含糖類有D-葡萄糖(D-glucose)、D-半乳糖(D-gluctose)、D-果糖(D-fructose)、蔗糖(sucrose)、棉子糖(raffinose)、水蘇糖(stachyose)、甘露三糖(manninotriose),毛蕊花糖(verbascose),其中以水蘇糖的含量最高,達64.9%。熟地黃含較少量的環烯醚萜苷類成分,有益母草苷(leonuride)、桃葉珊瑚苷(aucubin)、梓醇(catalpol)、地黃苷(rehmannioside)A、B、C、D等。又含單萜成分為焦地黃素(jioglutin)A、B、C,焦地黃內酯(jioglutolide)、焦地黃呋喃(jiolutin)A、B、C等。現代藥理研究其萃取物具有抗血栓、抗輻射損傷、保肝、降血糖、強心、利尿、增強免疫、抗老化、抗炎、抗真菌等作用。

 

地黃經過炮製後會對其藥理成分活性產生影響,故鮮地黃、乾地黃、熟地黃三者在性味、歸經、功能主治上並不相同。鮮地黃性寒,味甘、苦,偏用於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乾地黃性味甘、寒,主用於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熟地黃性味甘,微溫,則重在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在對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之研究顯示,生地黃明顯降低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值,並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和三酸甘油酯(TG),及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具有治療與和預防作用,此研究結果符合中醫在治療消渴病上,較多選用生地黃,而少選用熟地黃,且在功能主治上生地黃多著重在清熱涼血生津,而熟地黃則是偏重在滋陰補血之觀點。

 

鮮地黃含有最多的環烯醚萜苷類,而單糖、多糖、氨基酸含量則最少;熟地黃的環烯醚萜苷類含量最少,而單糖、多糖、氨基酸等含量最多。環烯醚萜苷類中的主要組成分是梓醇,是生地黃的指標性成分,在地黃的梓醇含量依次為:鮮地黃(4.07%)>生地黃(1.53%)>熟地黃(0.267%)。生地黃經過長時間加熱蒸熟後,部分多糖和低聚糖可水解轉化爲單糖,故熟地黃的單糖含量會比生地黃高2倍以上。

 

【生長習性與種植方式】

地黃有極強的適應力,喜溫暖氣候與陽光充足之環境,宜選擇平坦、肥沃、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中性或微鹼性,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壤為佳,性喜乾燥、怕積水、能耐寒,整個生長期需要充足的陽光,故無蔭蔽物、向陽、排水良好且有灌溉設施者為佳。在生長中、後期為塊根膨大期,應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積水。一般無嚴重的昆蟲或病害問題,但過度潮濕的土壤,尤其是在冬天會導致根腐病。忌連作,前作宜選禾本科作物,不宜選曾種植過棉花、芝麻、豆類、瓜類等的土地,否則病害嚴重。繁殖方式選擇新鮮無病的塊根,切成5-6cm的小段種植,或從母株上取下7-12cm高的嫩苗種植,此方法省工、節省塊根。
 

參考資料:

(1)張永勳等著 臺灣常用藥用植物圖鑑(III) p117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印

(2)醫砭 沉藥子

(3)中國植物誌 第 67 卷 214 頁 地黃

(4)香港浸會大學 中醫藥學院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5)潘君亮《醫.藥.人》 第 51 期

(6)補腎壯陽藥酒方,地黃酒的功效,做法https://kknews.cc/zh-tw/health/z68lnya.html

(7)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8)地黃之主要炮製品比較(上)中藥學堂https://www.taiwan-pharma.org.tw/weekly/1746/1746-5-1.htm

(9)地黃之主要炮製品比較(下) 中藥學堂https://www.taiwan-pharma.org.tw/weekly/1747/1747-5-1.htm

(10)吳金環。地黃與熟地黃對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響。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11:第17卷(第8期):161-3。

(11)台灣必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