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整合性經營管理 / 病蟲害防治 / 桃縮葉病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桃縮葉病
發文日:109/07/23

病徵及發生生態:
本病主要為害新葉,偶而可為害幼果及花。初期葉片上出現大小不一、呈鮮
紅色之肥腫小點,肥腫向葉片之一面發展,致使葉片捲曲畸形,嚴重時全葉肥大,
病斑處葉片之葉綠素消失而呈淡紅色或黃綠色。後期病斑表面出現灰白色粉末狀
物,乃病原菌之子囊及子囊孢子。最後病葉成褐色枯死、落葉。幼果被害時,果
實停止發育,果毛特多,果實呈畸形而落果。發病嚴重之植株開花少、結果少、
生育不良。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在枝條上越冬,至翌年春天桃樹發芽時若遇降
雨,則孢子發芽而侵入新葉,成為初次感染源。

病原菌:
本病病原菌Taphrina deformans (Berk.) Tul.,有性世代形成子囊及子囊孢
子。子囊裸露無包被,排列成層,生於葉片角質層下;子囊上寬下狹,頂端平削、
無色、大小16.2-40.5×5.4-8.1μm,子囊下部有柄細胞,子囊內有8 個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單胞、無色、橢圓形或圓形。芽孢子卵圓形,可直接再以出芽法形成芽
孢子,亦可抵抗不良環境,用以休眠。本菌形成分生孢子最適溫度20℃,最高
為26-30℃,最低10℃,感染最適溫度13-17℃,最低為7-10℃。

管理策略:
1、加強果園管理,在病徵出現而未形成白色粉狀物之前摘除,可減少病原菌越
冬。
2、加強肥培管理,特別是發生嚴重植株,適時依據植株生長勢合理化施用肥料,
可增強樹勢,減少病菌侵入。
3、發病初期任選下列任一藥劑加以防除:
(1)農藥資訊服務網首頁/登記管理/病蟲害防治 作物名稱:桃 病蟲名稱:縮葉病
(2)植物保護資訊系統搜尋:桃縮葉病

資料來源:害物管理手冊 (桃樹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