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原生野花 / 原生野花圖鑑 / 天胡荽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天胡荽
發文日:109/06/16

科別:繖形科

學名: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

別名:地光錢草、遍地錦

分布:低海拔陰涼處及草地

花期:全年

植株型態:多年生草本,莖匍匐,節處生根。葉具纖細葉柄,葉片近圓形,葉緣淺缺刻,圓齒狀,表面光滑,葉基部心形。繖形花序,花小,卵形瓣裂,花綠色。果實為離果,果近圓形壓扁狀,茶褐色。

 

繁殖:天胡荽可利用種子與走莖繁殖。播種前需先將種子置入冷藏室7至10天打破休眠後,播種於腐植土中,且覆蓋約1cm後的土即可。走莖繁殖可取5-10公分莖段扦插於通透性良好的介質中,如泥炭土為佳,經過2-3周及會發根存活。天胡荽喜愛潮濕環境,因此必須注意繁殖後要保持介質的濕潤。

 

特性:天胡荽完全貼地而生,又節節生根,不怕強風暴雨的摧殘,加上驚人的生命力和蔓延力,故有遍地錦的別名。喜多水潮濕的環境,忌乾旱和嚴寒,因此在種植時要時常注意介質濕度。若條件得宜,天胡荽不需修剪,就能夠形成平坦、均勻、低矮而翠綠的草坪,可作為低光潮濕環境的新型觀賞草坪(Gu et al., 2009)。

 

應用:全草含有黃酮類、酚類、胺基酸、揮發油,還含香豆精。其藥理作用有清熱、利尿、消腫、解毒,用於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膽石症、泌尿系感染、泌尿細結石等(王, 1991)。而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天胡荽萃取物能抑制腫瘤的生長(蒲, 2014),以及保護免疫器官、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白等, 2002)。

 

參考文獻:

(1). 王群光. 1991. 新編中藥大辭典(上). 新文豐出版公司. 台北市. 台灣. p61.

(2). 白明東, 俞發榮, 王佩, 劉穎斌, 彭淑牖. 2002. 天胡荽提取物對Hep、S180、U14的抑制作用及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 實用腫瘤雜誌. 17(2):117-118.

(3.) 徐玲明、蔣慕琰. 2009. 台灣草坪雜草圖鑑. 貓頭鷹出版社. 台北市. 台灣. P213

(4). 蒲首丞. 2014. 天胡荽抗腫瘤活性成分研究. 安徽農業科學. 42(11):3238-3239.

(5). 劉克龍, 杜一新, 梁碧元. 2008. 天胡荽人工栽培技術. 現代農業科技 14:51-53.

(6.) Gu, Z.h., G.H. Xiang and Y.L. Peng. 2009. An Introduction Test of Hydrocotyle Sibthorpoioides, a New Type of Lawn Grass.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37(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