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生產與生態的平衡 林下經濟的出擊
2020-05-04

(林格立攝)

(林格立攝)
 

森林裡的植物豐富多樣,在林下養蜂,可以提供充裕的蜜源,蜜蜂又可提高林木結實率;培育段木香菇、養雞,讓林農可以有額外收入來撫育造林;也因為不干擾林木、不施灑農藥與化肥的堅持,還可在美麗豐饒的森林中發展生態旅遊。

此次,《光華》編輯團隊走訪了南庄蓬萊社區與花蓮撒固兒部落,他們從事林下經濟的努力,正勾勒出生活、生產與生態共存的里山倡議雛型。

 

趨車繞著蜿蜒山路,來到被加里山脈、鹿場大山環繞的苗栗南庄蓬萊社區,水氣氤氳、雲霧繚繞,氣溫比平地又降了幾度,感覺已位於深山之中,但此地海拔才500公尺。

出身巴卡山蓬萊社區的長老根誌優,兩年來,帶領賽夏族人從事林下經濟,從一開始9個蜂箱,發展至12個蜂場、350個蜂箱,累積至今已採售1,300台斤的蜂蜜,還有養雞、種植段木香菇,並將經驗拓展至高雄市桃源、花蓮縣豐濱、屏東縣瑪家等部落。

山林守得住,就有機會

曾是拍攝東森電視節目「台灣部落尋奇」的導演,走遍原鄉,同時也是原住民議事聯盟理事長的根誌優發現,自己的家鄉最沒有資源、最窮。但他卻很自豪地說:「我們一塊地都沒有賣給漢人,保留了完整的山林。」

「但過去林務局的政策是不能碰林地內的一草一木。」根誌優不禁拉大嗓門說:「我小時候,部落族人都叫林務局為『阿問』(意即魔鬼),因為原住民保留地與林班地毗鄰,砍一根木頭就觸法,與林務局有很多衝突。」

2018年,林務局與賽夏族簽署宣告和解的夥伴關係,2019年基於共管山林的理念,又進一步委託賽夏族人成立「森力軍」巡守隊,在大湳林道、蓬萊林道與加里山巡守,防制盜採山林的「山老鼠」,同時進行刈草與環境維護的工作,一方面可提供當地工作機會外,也讓遊客有更好的登山體驗。

當時林務局長林華慶提到「林下經濟」計畫,指示林業試驗所與各分處,開發適合林下發展的森林副產品,初期擬種植段木香菇、養蜂等,來增加林農與山村居民的收入。

局長一席話點醒夢中人,「養蜂本來就是我們賽夏族生活的一部份,每家每戶都有一個蜂箱,但是卅年來因為生活的改變,不再養蜂。」根誌優接著說:「在林下發展產業,最吸引我的就是不破壞生態,第二可以運用生態的資源增加部落的產值。」

2018年根誌優召集了部落九位鄉親(他稱為家人,因為牽來牽去都有親戚關係),先至明德養蜂場上課,新竹林管處提供疏伐的林木,讓他們自釘蜂箱,每人從一箱蜂箱開始,目前已擴展至12個蜂場,遍及新竹縣五峰鄉、苗栗縣獅潭鄉等賽夏族的範圍,2019年養蜂班已達百萬元的收入。

透過與中興大學合作,提供中興紅羽雞,放養在半開放的山林中,這種台灣原種土雞抗病力強,肉質彈Q,一隻公雞售價可以達650元,蓬萊社區亦成立養雞班來共同銷售。

因為是深山偏鄉,部落裡缺少工作機會,林下經濟也帶來振興山村經濟的機會。蓬萊村村長章潘三妹統計:「我們成立林下經濟產銷的合作社,目前有50多人參加,不只每月有新人加入,而且吸引年輕人願意回部落協助。」

40歲的根靖慧便是一例。五年前,為了照顧住在大湳、卻不願下山就醫的奶奶,她辭去在長庚醫院護士的工作回鄉。

「但要留在部落真的很難,打零工不穩定。」根靖慧試著幫忙家裡長輩種短期蔬菜、桂竹筍。一年前,她接下爸爸根阿榮養蜂的工作,用心投入,從1箱變20箱。縱使今(2020)年冬天遇到三次零下三度的低溫,蜂箱減成14箱,根靖慧卻堅定地說:「我養蜂養得很開心,以前照顧的是病人;現在照顧的是健康的蜜蜂,牠們所展現生命與活力很不同。我覺得林下經濟可以讓我在部落好好的立足。」

為全民造林找出路

其實林務局早在2016年成立「林下經濟」推動小組,由於林業政策轉向生態保育的潮流,林務局鬆綁廿多年來的禁伐政策,並且在提升國產林木自給率政策的加持下,「林下經濟」便是林下多元輔導方案之一。

然而發展林下經濟,除了呼應森林生態共生與提升產業產值的國際趨勢,其實是為廿年前的「全民造林運動」找出路。

原來,1996年賀伯颱風橫掃台灣帶來重災情,土石流引發許多林地崩塌,林務局為了復育土地,以補助獎勵「全民造林」,20多年來,小樹苗已長成大樹,卻面臨林業沒落、林農收益低的困境,連帶影響人工林的撫育與管理。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簡稱「花蓮林管處」)作業課課長邱煌升指出,對於胸高直徑達40公分以上的台灣櫸、烏心石,為高經濟價值的可造之材,可以繼續培育成大樹。但對於胸徑15公分以下的「資材」,由於利用價值低,常被大盤商以一噸(約三棵楓香樹)900元收購,等於一棵種了20年的樹才300元,十分辛酸。

尤其是花蓮種植2,000公頃的楓香等樹,花蓮林管處2017年4月開始,以南華林業園區作為推廣林下經濟的教育基地,研究將含醣量高、木質素高的楓香、青剛櫟與相思樹,開發成為段木來種香菇,以及在林下養蜂。
 

南庄蓬萊社區生產的森林蜜,根據四季變化, 每一個蜂場的蜂蜜,味道都不一樣,是大自然森林的味道。(林格立攝)

南庄蓬萊社區生產的森林蜜,根據四季變化, 每一個蜂場的蜂蜜,味道都不一樣,是大自然森林的味道。(林格立攝)
 

養蜂:生態環境的試劑

自行拜師學藝來輔導林農的花蓮林管處課長邱煌升與技士呂坤旺,從做中學,初期段木香菇遇到植菌失敗的問題,沒有種出香菇,卻種出青黴菌;但在第二年成功率達百分之百。養蜂卻遇到難題,某天發現,蜂箱旁小蜜蜂屍橫遍野,遭到中華大虎頭蜂來抄家滅族。

邱煌升解釋,台灣共有七種虎頭蜂,其他六種虎頭蜂都是飛過來,抓走一隻小蜜蜂就走人,但是體型最大的中華大虎頭蜂,卻會用它的大顎把整個蜂槽咬破,讓其他同伴來把裡面的蜜蜂全殺死,為的是吃光蜂箱裡的蜂蛹與花蜜。

為了防制這種「恐怖份子」,他們先在蜂箱外裝上防護網,但虎頭蜂卻直接趴在網子上,虎視眈眈地盯著小蜜蜂,讓小蜜蜂們不敢出門採蜜。上網、找書皆找不到有效方法,問職業養蜂人,最後才透露都是用農藥來毒殺虎頭蜂。

但友善環境是林下經濟首要價值,最後反而是「誤打誤撞」找到解方。

在水璉合作社旁有個工寮,有次把蜂箱移入有多個窗戶的工寮內,呂坤旺發現,小蜜蜂可以選擇任何一個窗戶飛出去採蜜,中華大虎頭蜂繞一繞,等得不耐煩就走了。因此工作人員將蜂場模擬成一座工寮,在蜂場外架設防護網,每格網孔的大小約0.8公分,讓蜜蜂出得去,虎頭蜂進不來,解決了虎頭蜂造成的威脅,也印證了「上天給人一份困難時,同時也給人一份智慧」的話。

南華園區遍植台灣櫸、楓香、白千層等樹種,小蜜蜂所採集的森林蜜,微酸是其特色,尤其是五顏六色的花粉,黑色的花粉來自苦楝樹、雞屎藤;菊色是咸豐草;白色花粉可以判定是小蜜蜂飛至三公里的稻田與芭樂園所採集而來,正是大自然森林的味道。

然而像中華大虎頭蜂如此殘暴的殺手,卻比不上農藥對蜜蜂的危害。呂坤旺說,當小蜜蜂採蜜的飛行途中,遇到附近檳榔林或菜園開始噴藥,好不容易飛回來的蜜蜂,在蜂箱內外「壯烈成仁」堆成一堆小山。所以說,養蜂是檢測森林生態系最好的指標。

回復社區活力

原本山村勞動力缺乏、人力老化是偏鄉山林共同的問題。以培育段木香菇為例,在段木上鑽孔植菌後,要將4噸約150根的段木,在坡地上堆疊、翻、豎直、推倒,導致部份年事已高的林農,由於勞力無法負荷,對種香菇興趣缺缺。但林務局工作人員在學習培育香菇的過程中,意外接觸到全省的菇農,藉此媒合水璉合作社以含運費一噸5500元價格直售木頭給菇農(以前交給大盤是一噸900元),2019年就賣了62噸,也因此提升林農的收入。

然而南華園區2019年3月卻接到來自撒固兒部落的一通電話,他們經林務局長林華慶與理事長根誌優的介紹,想要來養蜂。

從此,20多位平均60歲以上,來自阿美族、布農族與撒奇萊雅族議事聯盟的成員,包含五位頭目,每週三來到花蓮南華園區學養蜂。台東縣海端鄉前鄉長、80歲的胡金娘遠從海端、78歲的張成重頭目從花蓮縣玉里鄉,早上六點出發到花蓮市來上課,也讓指導老師技士呂坤旺感動不已。

花蓮撒固兒部落的前頭目辜木的提供土地,讓學員放置蜂箱、種段木香菇,成員們輪流排班、共同照顧,撰寫值日紀錄,在LINE群組分享蜜蜂近況。被叮、送急診乃兵家常事,遇到蜂王帶著蜜蜂集體出走,想放棄時彼此鼓勵,一年下來,從15個蜂箱增至近百箱,甚至吸引花蓮縣萬榮鄉、台東縣海端鄉等社區前來觀摩。

成員們還成立「花蓮縣原住民生態產業推廣協會」推廣林下經濟,戲稱自己是一群「蜂老人」,把小蜜蜂當成「寵物」養,卻也證明了林下經濟可以是「很療癒的樂齡產業」。

生態旅遊,振興山村經濟

教授撒奇萊雅族語、身兼推廣協會理事長辜木的語重深長地說:「我們帶頭養蜂,是希望發展部落的產業,甚至每一家都有一個蜂箱,讓部落的年輕人看到,把他們的心帶回來,交棒傳承,把他們留在部落。」

成員之一、原民會前處長林進福與撒固兒部落頭目徐從不約而同地說:「林下經濟是友善土地的政策,養蜂可以變成生態教室,提供鄰近學校教學的觀摩,結合附近的撒固兒瀑布與步道、野菜市集,也可以發展生態旅遊。」

兼顧保育與生計的生態旅遊,也是根誌優為蓬萊社區所描繪的發展藍圖。他指著素有小百岳之稱的加里山說:「這片廣闊的山林是我們賽夏族的聖地,也是水源地,這裡有百年砍伐樟樹熬製樟腦的遺址、日治時期的水圳古道、伐木的木馬古道,同時也是賽夏族成年禮考驗的場域,還有超過百年的牛樟樹。我們想恢復賽夏傳統的家屋文化,加上有養蜂作為環境生態系的基礎,賽夏秘境是發展生態旅遊的絕佳地點。」

「撒固兒等部落想要做環境教育、生態旅遊的初衷令人感動。」花蓮林管處處長楊瑞芬指出,養蜂正是生態村最好的證明,由社區出發,連結林木生產,發展出多元產業,這種由下而上所發展的林下經濟,可以振興山村經濟,又能做到生態保護,讓生產與生態共存,而這也是「里山倡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