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松露 / 松露歷史 / 松露歷史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松露歷史
發文日:108/11/27

松露早於公元前1600年前在歐洲大陸便有記載,當時被認為是「地球神秘的產物」,直到希臘哲學家泰奧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公元前370-286年)才描述松露為「缺乏根莖枝芽葉花果等植物組織之植物」,並認為經大雨過後松露可以從種子發芽而大量獲得。當時研究普遍認為松露為植物,其形成與氣候有關,迪奧斯科里德斯(Dioscorides,公元40-90年) 認為松露為塊狀的根;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公元23-79年) 認為松露無需根系便可生長及存活,其生長地為長有灌木的乾燥沙質地,而松露產生與秋天的雨季有關,尤其是大雷雨;Plutarch(公元46-120年)認為松露是由閃電、溫暖和水分所形成之團塊;Athenaeus(公元200年)認為松露的數量與尺寸跟雷聲的數量與力量有關。經過歐洲的黑暗時代(Dark Age),有學者認為松露被遺忘超過一千年,直到公元1588年因意大利學者波達(Giambattista della Porta)首次觀察到松露孢子而有突破性的發展──描述有黑色種子藏於松露中。直到17世紀松露開始被認知為地下真菌,並有顯微結構的描述,其中維塔迪尼(Carlo Vittadini,1837)及圖拉斯內兄弟(Tulasne,1851)使松露的研究更具有科學基礎;夏丁(Gaspard Chatin, 1868)更指出松露應該可以人為種植,以孢子繁殖並與宿主產生共生關係,是孢子而非樹種去決定松露品種,這些設想都慢慢被現今的科學研究去證實。

松露在東方社會的發展仍然較落後及初步,最先在中國一般被漢人或彝族當成傳統的補藥食用,當地稱之為「無娘藤」,意指沒有寄主的植物,這與早期歐洲人認為松露是植物的誤解相似。松露的經濟價值被中國人所認知後,導致每年出口量大增。松露初期在中國被視為出口之天然資源,隨後才開展松露資源調查、人工培植等研究,亦有於國內發表成功培植法國黑孢松露,惟相關文獻資料稀缺。其他地區如日本、泰國、韓國等地亦開始起松露的資源調查及研究;而台灣雖然在東方社會的研究起步較早,但除了三種已發表的塊菌屬松露、以及亞洲第一個人工松露園外,相關的產業仍無法建立起來,直至近年又再重新活絡起來,多間大學及研究機構再次開展國內的松露資源調查、人工栽培以及松露菌絲培養、接種及鑑定之技術轉移供業界作延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