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原生野花 / 原生野花圖鑑 / 魚腥草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魚腥草
發文日:107/07/10

魚腥草


科別:三白草科
學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別名:蕺菜、臭腥草
分布:臺灣平地到中海拔山區的潮濕地
花期:5-6月

植株型態: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無毛,但具有特殊氣味。莖分為地下匍匐莖與地上直立莖。葉互生,闊心形,葉緣平滑,托葉基部抱莖。穗狀花序,花小,無柄,花藥黃色,花序基部有四枚白色總苞片。果實為蒴果,卵圓形,先端開裂,種子數量多,呈現黑褐色。

繁殖:魚腥草可以採用分株或扦插繁殖,亦可用播種繁殖,對於栽培介質的選擇性不嚴,但是以腐植土或是砂質壤土為佳。分株繁殖時可以刀具將植株基部分離,再種植即可;扦插繁殖則是取帶1-2節的莖段作為插穗,疏葉後扦插即可。

特性:只要搓揉魚腥草葉片,就會發出像是魚腥的強烈特殊氣味因而得名,是民俗保健、可食用野菜上常應用的原生植物。性喜溫暖至高溫、潮濕而半遮陰的環境,早期常見於農田潮濕地。植株生性強健,且抗病蟲害能力佳等特性。

應用:民間常取魚腥草的莖葉作為食用部位,全草也會被使用於治療水腫、解毒、淋病、皮膚病等(邱等人,2014)。新鮮的魚腥草雖然有腥臭味,水煮後卻很鮮美可口,於夏季水煮飲用可以清涼解暑熱。在可食用野菜營養成分分析方面,魚腥草富含的纖維素、粗脂肪、總酚,酚類具有相當強的抗氧化力,及多種保健功能,如強化血管管壁、抗炎性作用、增強維生素C的效用、抗菌、抗癌、抗氧化等作用(邱等人,2014;林和林,2017)。除作為民俗野菜食用外,魚腥草也適合用於水池周邊或是庭園蔭蔽處綠美化,作為陰濕地植被


參考資料:
(1). 邱名榕、楊榮季、曾怡嘉、吳文傑. 2014. 魚腥草的研究與介紹. 藥學雜誌.
(2). 林禎祥、林孟輝. 2017. 魚腥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產量組成研究.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
(3). 張憲昌. 2007. 臺灣藥用植物圖鑑. 晨星出版社.
(4). 張碧員、張惠芬. 2004. 臺灣野花365天-春夏篇. 大樹文化出版社.
(5). 彭雪萍. 2007. 魚腥草、雪蓮、綠豆葟和綠茶的抗氧化分析.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6). 薛聰賢. 2003. 臺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 台灣普綠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