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紅龍果怎麼栽 / 產期愛調節 / 產期調節技術的開發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產期調節技術的開發
發文日:106/12/05
紅龍果在臺灣的生育條件下,白肉種產期較晚開始且較早結束(6-10月),紅肉種產期則長達8個月(5-12月)。每年的元月至翌年4月為市場空窗期,惟有仰賴馬來西亞等地進口來供應市場需求。自2009年開始,越南、泰國及哥倫比亞等國家的紅龍果因其為番石榴果實蠅(Bactrocera correcta)及地中海果實蠅(Ceratitis capitata)的疫區,防檢局公告禁止該地的果品直接輸入臺灣(進口亦需經蒸熱處理),市場需求有待自產自足,也因此各種延長產期的技術不斷被應用,在這些調節產期的方法中,又以燈照技術最為穩定。
根據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等單位的研究,紅龍果為感光作物,每日光照時數需滿足12小時方具開花潛能;延長日照的處理,可使紅龍果花期於12月才結束或提前於3月即萌花,若採間歇式照燈處理,更能節省燈照調節之照燈用電,達到降低成本,確保處理效果。惟據觀察紅龍果亦屬感溫作物,在夏季高溫期間,紅龍果可於下午7時(太陽下山後1小時)就開花,但於冬季低溫期則需至8-9時(太陽下山後3-4小時)花蕾才會慢慢開放。另品系間對溫度、光照之敏感度不同,在相同條件下,紅肉品系較易利用燈照處理來促進開花,白肉品系則較鈍感,處理效果不明顯。整體而言,紅龍果之花芽分化受長日及高溫之影響,白肉種所需的溫度要求更高。若就不同光源與光質的比較,鎢絲燈泡較黃白色省電燈泡與日光燈更具催花效果(屏科大試驗結果);化學藥劑催花處理方面,張騰維(2003)以化學藥劑98% 萘乙酸鈉(SNA)10-20 ppm、電石水(CaCl2) 1-2%、39.5% 益收( Ethrel) 1,000-2,000 ppm、尿素1,000ppm、硝酸鉀( KNO3) 1-2 % 等藥劑進行催花處理並無顯著效果。但范忠宇(2010)以電石50g、100g、500g、巴拉刈3ppm、氯酸鉀200倍處理植株可提早萌生花苞。
(一)燈照-中斷暗期或延長光照
燈照材料目前多使用23W黃(白)光省電燈泡,每燈泡間隔1.2~1.5m,架設於兩行間或枝條上方(依支架行距而定),照燈時間有日落後開始點燈(延長光照6:00~10:00)與凌晨前後點燈(暗期中斷22:00~2:00)兩種,照燈時間每日4-5小時(依白天有效光照時數而定,日照不足需再增加照燈時數)。
(二)催花時期-晚花與早花兩種
晚花調節方式:開始進行照燈時間,白肉種中部地區約在9月中旬開始,紅肉種約10月中旬開始,一般燈照來花時間,如果平均溫度在28℃以上7-14天即會萌花苞,但溫度如果低於20℃則需4週才會萌花苞。現階段進行燈照催花大約萌3-4批花苞後即停止,如繼續進行燈照因夜溫太低催花不易成功,其成本愈高,且果實發育期間的溫度漸低,多有轉色不良與種子於果肉內發芽的問題。
早花調節模式:於大寒過後即可開始進行,但此時夜溫甚低,催早花者常有來花率偏低或畸形花比率偏高的情形,南部地區常在2月中旬前後,中部地區3月上旬前後開始進行電照,一直持續進行至4月上旬(南部),正常花期來臨為止。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發冬果的經濟量產技術,主要利用燈照與枝條營養的管理,如此可促使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冬期果的來花與收成,果大且質優,深受消費市場喜愛;其在中部地區進行延長照明處理,其試驗結果為:以行株距為2.8m ×2.8m之三角排列,其上架設一盞250w之鎢絲燈泡為光源;紅肉種進行延長17:30~19:30之2小時,白肉種進行延長17:30~20:30之 3小時燈照處理,可促使紅龍果於非產季期間形成花苞及開花著果(邱禮弘,2007)。同時,其也進行燈照催花所需日數的調查,結果顯示:當年植株在無負載花蕾的營養消秏下,每日進行上述燈照時間的處理,持續15天以上,即可促使新枝花芽分化。但若在有負載之下,則需燈照20~25天以上才能順利催花。此有效燈照日數,會隨處理期間的每日日照時數縮短及氣溫逐日下降等因素而需延長處理日數,因此實際燈照時數將視園區氣候條件而自行調整。
以近兩年的臺北第一市場紅龍果的批發價而言,2月至4月的特級品每公斤均可達到200元以上。顯示進行燈照調節產期的技術,可提高農友的收益,因此目前投入的農友不在少數,農友除應評估其投入燈照設備的成本與產出的效益之外,也應觀察國外紅龍果的進口量,以免血本無歸,同時還需做好品牌的經營,與國外的進口貨進行區隔,如此才能穩定產調的效益。
(三)進行產期調節時應注意事項
雖然在以往的試驗研究中,紅龍果利用修剪量與調整修剪期並無法準確調控產期,但目前來看,臺灣利用延長燈照進行催花處理,配合果園的管理技術,對於產期的調控已能初步掌控,未來利用不同地區來進行不同的生產管理策略,藉以分散產期,紓解夏季盛產期的壓力,如此臺灣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將能獲得雙贏。
紅龍果進行產調的成果,常受氣溫、品種、有效光數、樹勢、水分調節與營養管理的影響,每年的燈照處理萌花量並不易準確控制,需要審慎評估處理成果。且若連年進行產調常有使樹勢快速衰敗情形,因此需減少正常產期的留果量,提早進行新枝條的培養與更新,充實來年進行燈照的枝條熟度來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