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紅龍果知識+ / 紅龍果在台灣 / 台灣紅龍果產業變遷初探 ─ 關鍵2009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台灣紅龍果產業變遷初探 ─ 關鍵2009
發文日:106/12/04
台灣紅龍果產業變遷初探 ─ 關鍵2009

台灣紅龍果產業這幾年持續地擴張,2009年(民國98)或許是非常關鍵的一年,這年發生了幾件事:

一、越南紅龍果禁止進口與產期調節蓬勃發展
這張是20年來全台拍賣市場的價量走勢圖,在2009年之前,非正常產期的紅龍果主要由越南進口填補。2009年後因為番石榴果實蠅的檢疫問題禁止進口,紅圈處的非正常產期果首創拍賣高價,原本僅有少量研究的產期調節有了利基點,農民願意投資嘗試,加上研究人員的研究與輔導,慢慢把整套技術建立起來。

二、紅肉品種的選育
在1970年以前,全世界都少有紅龍果(pitaya)這類攀緣性仙人掌水果的經濟栽培與研究,因此在1980s從中南美洲引入的種原多品質不佳,或在栽培上需要授粉的困擾。而台灣人對新興水果的炒作,原本的同品系的扦插苗不夠賣,便由性狀走鐘的實生苗充數,使流入市場的紅肉種品質更加不穩定,劣果驅逐良果,消費者吃到太多不好吃的就對這種水果打槍,農民也就沒有意願栽培紅肉品種,當時白肉種大約佔80%,紅肉種只有20%。
然而當時為了賣苗而浮濫的實生苗,在部分農民的選育下,慢慢找出品質不錯且毋須授粉的品種,陳永池選育出的「大紅」品種在2009年開始推廣,外型圓紅甜度高、毋須授粉就大果、掛果時間長不易裂果的特性,加上後進的「富貴紅」,在兩三年內翻轉了紅肉種的市場,取代了原本的福龍三兄弟跟石火泉種,也讓消費者重新願意購買紅肉種,栽培面積變不斷擴張,到2015年白肉種佔45%,紅肉種已佔55%。

林育賢 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