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紅龍果護理站 / 蟲害 / 前言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前言
發文日:106/11/27
紅龍果 (Pitaya or dragon fruit, Hylocerreus spp. & Selenicereus spp.) 屬仙人掌科,為我國近年推廣栽培之新興水果,由於種植技術的改良與推廣,全國栽培面積已超過 1300 公頃以上,並在研究人員及農民通力合作下,品質及風味日漸提升,國人消費接受度逐漸提高。2010 年我國與中國大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Cross-Straits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AF),其中紅龍果被列入早收清單,本項農產品 2013 年後外銷大陸為零關稅,極具市場競爭力。另外,已克服東方果實蠅檢疫蒸熱處理及無病毒種苗問題,白肉紅龍果已簽訂協議 2011 年起順利外銷日本。由此可見,在紅龍果的內外銷需求下,生產栽培、病蟲害管理及產銷經營管理將日趨重要。

紅龍果比起其它果樹,病蟲害種類相對較少且較易於防治管理。雖然,目前植物保護手冊僅有登記防治炭疽病和粉介殼蟲類的藥劑及防治方法可供採用,但栽培管理期間,可藉由加強田間衛生管理,達到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或抑制有害生物的繁衍危害,達到安全生產質優果品的目的,為熱帶果樹中較適合有機栽培管理的園藝作物。本文作者調查全國主要紅龍果外銷供果園及一般供果產地,包括宜蘭、中彰投、雲嘉南、高屏、花東及澎湖等地,主動協助指導紅龍果栽培及蟲害診斷和防治管理,並進行紅龍果園害蟲相調查,歷經週年的調查資料顯示,在田間管理上發現以動物類的危害較嚴重,蟲害問題也逐漸浮現,其中軟體動物類、鳥類、昆蟲類及鼠類,對於紅龍果栽培及管理有很大影響。目前利用適當的物理防治技術和誘殺技術,如套袋、防鳥網、反光彩帶、燈光誘捕器、含毒甲基丁香油果實蠅誘殺劑 (器)、含毒克蠅瓜實蠅誘殺劑 (器)、性費落蒙誘殺劑 (器)等,除了可以做為田間害蟲發生密度的監測,瞭解害蟲發生出沒的族群動態,並作為減輕害蟲危害的功效及評估防治管理時機的依據,此為當前紅龍果栽培過程中最簡便有效的害蟲管理模式,為減少農藥使用的方法及必要投資,在防治管理上深植預防的觀念,以減少蟲害的損失。另化學藥劑防治的部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已公告延伸 4 種藥劑,可供農友選擇施用於防治紅龍果的粉介殼蟲類蟲害,並針對東方果實蠅、野鼠、非洲蝸牛及蛞蝓的防除,訂定有相關防除藥劑和防除方法,惟使用時須注意各藥劑之使用方法、安全採收期和注意事項等之規定 (參照附表一~四說明)。

茲將紅龍果果園常見的害蟲種類及習性加以描述,並研擬防治管理方法,提供栽培農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