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出好紅豆 / 減災復耕要點 / 紅豆栽培災後復耕復建措施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紅豆栽培災後復耕復建措施
發文日:105/12/13
紅豆栽培災後復耕復建措施紅豆主要在高屏等縣市種植,少數於雲嘉南地區,一般而言,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是紅豆播種適期,生育期間最忌浸水,此時正是颱風季節,強風豪雨侵襲,初期幼株浸水枯死,植株倒伏,開花期花掉落,充實期豆仁無法飽滿,成熟期豆莢腐爛等現象,造成紅豆嚴重損失,產量降低、品質變劣,對於農家收益減少,為減輕損失,宜採取有效因應措施予以補救。
1.生長發育
紅豆植株的生長發育過程可分成下列4個時期,各時期之特色如下:
(1)幼苗生長期:植株發芽後,主莖生長伴隨節數增加,分枝著生於主莖第3~5節葉腋間,每株約1~2枝,本葉皆為複葉,3小葉組成,植株生長至8~10個複葉。
(2) 開花結莢期:播種後32~40天達始花期,由第3節位開始開花,同一花簇有2~3朵花,由基部往上開,花期維持25~30天。
(3)莢果充實期:紅豆開花授精後,第3天即可看到幼莢,莢長首先急速增加,約在開花後10天達於最長,次為增加莢果寬度,莢果厚度則隨種仁肥大而增加,約在開花後25~30天達於最高。
(4)成熟期:莢果由綠轉黃再變為乾莢,至葉片變黃脫落時,播種至成熟平均90天。
2.產量要素與受害機制
紅豆產量構成要素,主要由單位面積株數、單株莢數、單莢粒數、單株粒重等四大要素所構成。
(1)單位面積株數:紅豆的栽培密度每公頃以400,000~450,000株間。生育期間常因強風、豪雨,造成植株倒伏、折斷或枯死,導致嚴重缺株,影響產量。
(2)單株莢數:紅豆開花期,常因低溫、強風、豪雨,造成落花、落莢、影響開花受精,使豆莢不飽滿,減少莢數,產量降低。
(3)單莢粒數:紅豆成熟期,其種子不具休眠,當種子成熟後即具發芽能力,如遭遇連續多天的下雨,種子很容易在莢上發芽,減少產量,影響品質。
(4)單株粒重:強風、豪雨易使紅豆植株倒伏、葉片受損、黃化、使紅豆無法正常生長,光合作用、營養吸收及授粉不良,導致莢果不飽滿,影響單株粒重,產量降低。
3.不同生育階段正常生長狀態參考指標
紅豆植株綠色,葉無破損,生育初期生長良好,開花期花授粉正常,莢果充實飽滿,葉片變黃、莢果由綠轉黃再變為乾莢時即為成熟。

紅豆天然災害預防及復耕復建措施
1.颱風及豪雨前預防措施
(1)採用較抗倒伏之品種,適期播種及採收,生育期間多注意氣象方面資訊,以減少損失。
(2)田間管理應注意肥料三要素合理施肥,以增強紅豆植株於逆境之抵抗力。
(3)於田間做好排水設施,以防雨季及颱風帶來之雨水,影響紅豆生育、開花及結莢。
2.颱風及豪雨後復耕復建措施
(1)災害發生後酌量施肥,以恢復生育。
(2)颱風或豪雨過後,儘快排水,以免田間積水根腐爛或倒伏植株豆莢發芽。
(3)清除田間受損之植株,以免病蟲害蔓延危害,並適時防治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