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有毒海洋生物簡介 / 常見的海洋生物毒素 / 麻痺性貝毒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麻痺性貝毒
發文日:104/12/09
麻痺性貝毒是最早於西元1957年從阿拉斯加巨型奶油蚌中被發現與分離出來,之後陸續從相關的藻類及有毒的貝類中分離出結構類似的一系列毒素,最主要的是蛤蚌毒素 (saxitoxin, STX)。
部分貝類或螃蟹體內所囤積的麻痺性貝毒,主要跟產毒渦鞭毛藻或細菌有很大的關聯。因蟹貝類會經由濾食而攝入毒藻或細菌,或捕食已累積毒性的食物,再經由食物鏈不斷蓄積於消化道或生殖腺內,當人們食用這些生物時,就產生了中毒的現象。
民國75 年就曾於喜宴上,一道西施舌貝料理使116人陸續出現不同程度之唇舌發麻發熱、四肢麻痺、頭痛、嘔吐、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有兩人因毒性太強而死亡。民國80 年嘉義地區也發生了類似的西施舌貝中毒事件,造成26 人送醫急救。此二次中毒的原因都是麻痺性貝毒所致,並於養殖池中發現導致這些西施舌貝毒化的渦鞭毛藻,經鑑定是亞歷山大微藻。爾後在民國83 、90 及91 年陸續發現由織紋螺、細紋玉螺、榧螺等多種螺貝類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也與麻痺性貝毒脫不了關係。
分析螺貝類各部位毒性,發現毒素主要蓄積於吸管、鰓及中腸腺中。以往認為麻痺性貝毒只會毒化緯度較高的冷水域如歐美地區的水產魚貝類,但近年來熱帶地區如中南美洲、亞洲及太平洋沿岸地區的水域,這類中毒事件急速增加。因此在所有水產品中毒事件中,麻痺性貝毒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廣,危害最大的一類毒素,麻痺性貝毒常存在於民眾食用的海鮮物種中,如二枚貝(文蛤、牡蠣、西施舌貝、孔雀蛤、淡菜、海瓜子、竹蟶等)、蟹類、螺類及河豚。
麻痺性貝毒是一群構造相似,在酸性條件下安定的小分子水溶性神經毒素的總稱,目前已知至少有24 種形式。其中較為世人熟知的是巨蚌毒素,歐美地區的麻痺性貝毒事件多是由這型毒素引起的。而台灣及日本地區的麻痺性貝毒,則多由另一群膝溝毒素所引起。麻痺性貝毒是極猛烈的神經毒素,與河豚毒的毒性相似,毒性相當於氰化鈉的一千倍以上,且麻痺性貝毒非蛋白質類的小分子物質,因此對熱相當穩定,不易藉由煮、炸、烤等烹調方式加以破壞,且可溶於水,對酸穩定,在鹼性條件下易分解失去活性。
麻痺性貝毒的作用是阻斷神經與肌肉細胞間的鈉離子通道,使鈉離子無法進入神經與細胞膜內形成鈉電位,干擾神經傳導作用,進而麻痺神經與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