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有關紅棗大小事 / 來自何方? / 臺灣紅棗栽培的起源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臺灣紅棗栽培的起源
發文日:104/10/16

臺灣紅棗栽培的起源

       紅棗於臺灣的栽培史起源於清朝末年,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當時為銅鑼鄉)陳煥南先生之友人,將數株紅棗苗株由廣東省潮安縣攜帶而來,交由陳煥南先生栽培,紅棗因此在臺落地生根。紅棗除了生產可食用性的果實之外,由於其為株高較矮的小喬木,但莖幹上著生長短刺,因而被先民種植於住家外圍,做為防禦外敵之用。經歷一百餘年的栽培後,最初栽培的紅棗樹因家族分家,而陸續繁衍出第2代及第3代之後代母株,但其中第1代及第2代母株已枯死,目前樹齡最大的第3代母株也有50多年,每年亦可開花結果。而紅棗由當初居家防範外人之用,現已改為經濟規模之栽培,不但為苗栗縣具有代表性的農產品,亦是臺灣紅棗最大面積的栽培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