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芋螺毒素及其應用 / 芋螺毒素 / 芋螺毒素的特徵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芋螺毒素的特徵
發文日:103/12/14

e6f4a9ff69

       芋螺主要是以「齒舌」(Radula) 作為攻擊獵物的武器,且其齒舌為具有棘刺之毒害,在刺傷獵物的同時,將其自身特有的毒液注入其中,進行捕食和防禦,造成獵物的麻痺。而因芋螺具有美麗的外表,因此曾發生有愛好收集者,為撿拾芋螺其美麗的外殼,而不小心被其毒刺刺傷或死亡的案例(圖片參考 : Cone snail-Ocean treasure memorial library)

       依芋螺種類的不同,有數十至數百種不等之芋螺胜肽混雜於其毒液裡面,一般統稱為芋螺毒素 (Conotoxins, CTX)。芋螺毒素因地域或攝食環境的不同,造成毒素的多樣性,而其雙硫鍵骨架和結構的不同,則決定了其毒素作用的差異,其毒液中的胜肽毒素可作用於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的神經或肌肉系統的各種受體及離子通道,來麻痺獵物。

       目前多種芋螺毒液(venom)中約含有50-200種不同的芋螺毒素,多半是具有神經毒素(neurotoxin)性質的短鏈胜肽,而不同的芋螺所含的胜肽不同,它們作用的位置廣泛,種類繁多,結構多變,具有很強的生理活性。

       比起現今其他的生物毒,芋螺毒素分子量小,一般只有12~40個胺基酸,相對容易合成。芋螺毒素亦能廣泛地結合細胞膜上各種神經傳導物質及接受器 (receptor) 或離子通道 (ion channel),進而干擾神經或細胞間訊息的傳遞,並且具有很強的神經性毒,且選擇專一性高,結合性強,只作用在特定位置,而不影響其他神經訊息的傳遞。

       目前已發現的芋螺毒素包含了作用於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voltage-gated soldium channels, VGSCs) 、電壓門控鉀離子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s, VGPCs)、電壓依賴型鈣離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s, VDCCs)、尼古丁乙醯膽鹼受體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nAChRs) 或NMDA受體等離子通道 (配體門控性離子通道及G蛋白偶合受體),這些離子通道及受體是中樞及周邊神經元的訊息傳導路徑,在製藥研究上利用提煉出來的各式芋螺毒素來干擾疼痛訊息傳導、麻痺肌肉、治療癌症及降低血糖等效果(圖片參考 : Path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Conotoxin Modulation of Voltage-Gated Ion CurrentsMarine Drugs. 2022; 20(5): 282.)

 

關於芋螺毒素報導及離子通道文獻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