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線上圖書館 / 混農林業的分類 / 混農林業的分類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混農林業的分類
發文日:103/11/03

因應不同的需求及目的,混農林業依據農、林、牧等不同混合經營模式,可以分為以下四種方式,在臺灣則以農林混合系統為主。
1. 農林系統:農作物與林木同時並存,配合適宜的土地分配規劃,也是最常見的系統。
2. 林牧系統:結合林業與畜牧業,通常栽植生產木材的林木,這些林木可以提供家畜遮陰與庇護,而家畜也可以抑制雜草的生長。
3. 農林牧系統:結合農業與林業,並且配合畜牧業之養殖。
4. 多元林木生產系統:此系統中之森林樹種不但用來生產木材,也有多種其他用途,包括提供食物及飼料等。


在臺灣,習慣上會因為地點,將混農林業區分為山地混農林業與平地混農林業兩大類,山地混農林業較著重水土保持、植林減碳等生態功能的議題,而平地混農林業除了生態功能外,較重視兼顧農業生產。

以臺灣山坡地栽植面積最多的作物之一檳榔為例,檳榔的樹葉較為稀疏,大雨時易造成土壤沖刷,因此混植林木冠幅可以節流雨水減少大雨直接沖蝕土壤,而根部可增加抓地力,因此可加強當地水土保持的生態功能,減少大雨帶來的災害。
另一例子為平地造林初期造林木光臘樹,如果與香蕉等短期農作物混植,不但初期有香蕉的收入,由於照顧農作物時旁邊的造林木也受惠,所以光臘樹的生長也比較好。等造林木長大後,需日照的農作物已不適合混植在林木下,可以改為種植咖啡、山蘇等耐陰植物,增加收入。
而在環境較惡劣的海邊,混農林業的林木可以扮演保護樹的角色。例如澎湖地區,過大的海風與飛砂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因此在其中行列種植防風樹種,可以有效阻擋風及砂,保護農作物的生長,適合種植的樹種包括木麻黃及檉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