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蝦蟹同盟 / 武林群蝦傳 / 蝦類的生活史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蝦類的生活史
發文日:2014-11-09

蝦類的成長必須經過多次蛻殼的過程,才能變態成幼蝦,蝦類蝦苗從出生到成長分可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四個變態階段是所有蝦類成長的基本模式:
1.無節幼體:依賴觸角當作運動器官,與浮游生物一般做浮游運動。
2.蚤狀幼體:型態逐漸改變,胸部的顎足和步足逐漸生長出來。
3.糠蝦幼體:腹節的泳足開始長出,運動與游泳力逐漸增強。
4.後期蝦苗:外部型態和成蝦已經十分相似,不再行浮游生活,變態行底棲生活。
蝦苗發育之過程:
無節幼蟲蛻殼六次 (N1___N6)→眼幼蟲期蛻殼三次 (Z1____Z3) → 糠蝦期蛻殼三次(M1____M3) →後期幼蟲。後期幼蟲蝦苗,慢慢開始有倚靠池壁沉底的行為,後期蝦苗有三種體色的轉變,分別為蝦苗體色淡綠,故稱青筋、蝦苗體色變紅,故名紅筋、蝦苗體色變黑,故名黑殼。多種海水蝦的蝦苗均以此名稱沿用至今。
本網站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版權所有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版權所有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