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藥用植物 / 海濱植物 / 菟絲子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菟絲子
發文日:106/12/10
菟絲子
菟絲子
學名:Cuscuta australis R. Brown
科名:旋花科(Convolvulaceae)菟絲子屬(Cuscuta)
別名:豆虎、無根草、無娘藤、野狐漿草、金線草、豆寄生、金絲草、吐血絲、澳洲菟絲、南方菟絲子、女蘿、金線藤、飛揚藤。
英文名稱:European Dodder
分布:台灣全島低海拔常見。
形態:一年生寄生蔓生草本纏繞性植物,莖細長,黃色,纖細,直徑約1mm,多分枝,隨處可生出寄生根,伸入寄主體内。葉稀少,葉退化成膜質鱗片狀,三角狀卵形。花兩性,無花柄或花柄極短,為穗狀、總狀或聚繖狀叢生花序;苞片小,鱗片狀;花梗稍粗壯,長約1mm;花萼合生,但通常深裂,亦有萼片分離者,長約2mm,中部以下連合,裂片5枚,三角狀,先端鈍;花冠白色,壺形, 5淺裂,裂片三角狀卵形,先端銳尖或鈍,向外反摺,花冠簡基部具鱗片5,長圓形,先端及邊緣流蘇狀;雄蕊5枚,著生於花冠裂片彎缺微下處,花絲短,花藥露於花冠裂片之外;雌蕊2枚,心皮合生,子房近球形,2室,花柱2,柱頭頭狀。蒴果近球形,稍扁,幾乎被宿存的花冠所包圍,成熟時整齊地周裂。種子2-4顆,黄或黄褐色卵形,表面粗糙。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繁殖方法:種子
利用部位:全株
效用: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固胎止泄。陽虛火旺、陽強不痿及大便燥結者禁服。

菟絲子原產於澳洲、亞洲東南部,分佈熱帶至溫帶地區,生長於山麓至海濱之地。菟絲子的生理構造很特別,其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攀緣性的莖攀附在其他植物上,從所接觸的宿主部位發育出特化的吸器,並進入宿主直達韌皮部,以吸取養分維生,除了本身有害外,還能傳播病菌和病毒等,引起多種植物的病害,對農業及生態環境的影響很大,是農民最恨之入骨的雜草。李時珍在撰寫《本草綱目》時,發現菟絲子的種子在發芽過程中,剛開始會長出根來,且根的形狀很像兔子,故才稱為「菟絲子」。

在藥用上,其性味辛、甘、平,無毒,歸肝、腎、脾經,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固胎止泄之效,可治腰膝酸痛、遺精、陽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濁、遺尿、目昏耳鳴、胎動不安、流產、各種瘡毒、腫毒等,外用可消風祛斑。但使用宜忌上,陽虛火旺、陽強不痿及大便燥結者禁服,根據個人體質如果出現上火跡象,就應停止服用。《得配本草》記載,孕婦、血崩、陽強、便結、腎髒有火、陰虛火動,六者禁用。

現代研究,菟絲子含生物鹼、蒽醌、香豆素、黃酮類、苷類、甾醇、鞣酸、糖類等。種子含黃酮類,如槲皮素(quercetin)、紫雲(astragalin)、金絲桃甙(hyperin)等。其藥理上具有保肝作用、助陽和增強性活力作用、抗腫瘤、抗病毒、抗炎、抗不育、致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作用,以及增加非特異性抵抗力作用,增強小鼠在常壓下的耐缺氧能力。

在《本草匯言》記載菟絲子,其「補腎養肝,溫脾助胃之藥也。但補而不峻,溫而不燥,故入腎經,虛可以補,實可以利,寒可以溫,熱可以涼,濕可以燥,燥可以潤。非若黄柏、知母,苦寒而不溫,有瀉腎經之氣;非若肉桂。益智,辛熱而不涼,有動腎經之燥;非若蓯蓉、瑣陽,甘鹹而滯氣,有生腎經之濕者比也。」。如《神農本草》稱爲續絕傷,益氣力,明目精,皆由補腎養肝,溫理脾胃之徵驗也。

菟絲子偏好陽光充足的開闊環境,喜高溫濕潤氣候,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多寄生在路旁的草本或灌木叢木本植物上。

參考資料:
(1)醫砭
(2)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1) p166豆菟絲 台北南天書局
(3)台灣野花365天 春夏篇 p169菟絲子
(4)中文百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