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藥用植物 / 藥用植物圖鑑 / 葛鬱金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葛鬱金
發文日:103/08/28
葛鬱金
葛鬱金
學名:Maranta arundinacea L.
科名:竹芋科(Maranthaceae)竹芋屬(Maranta)
別名:竹芋、粉薯、金筍、箭根薯、芝粉、紫薯。
英文名稱:Bermuda Arrowroot
分布:臺灣地區零星栽培
形態: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高約40-100 cm,叢生。地下莖生棍棒狀之塊莖,白色,多肉質,具黏性,上端紡綞形,長5-15公分,被三角狀鱗片,剖開後呈節狀。葉卵狀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15-30 公分,寬 4-10 公分,淡綠色,中肋明顯,基部鈍形,先端尖或漸尖形,全緣;具長柄,基部鞘狀抱莖,頂端葉枕圓柱形,長 0.5-1 公分。總狀花序頂生,長達 10 公分;萼片 3 枚,卵狀披針形;花少,花梗從葉柄中抽出,花冠白色,下部管狀,上端 3 瓣裂,外輪 2 枚退化雄蕊花瓣狀;發育雄蕊亦花瓣狀,有 1 花藥著於它邊。果為堅果,未熟時綠色,熟後變為褐色,長約 0.7 公分,種子 1 枚。花果期夏、秋之間。
繁殖方法:塊莖
利用部位:塊莖
效用:清肺、利尿。

原產於熱帶中南美洲及西印度群島,經由中國移民隨來臺灣種植,在1936-1981年栽培盛廣,為早年糧食的代用品或是製作澱粉的原料。葛鬱金的塊莖是澱粉的主要原料,亦可水煮或火烤直接食用,是具有特殊風味之食物,其澱粉含量高達17%以上,並含纖維質,是清涼滋養劑,為原住民的重要副食品。

在食用上,其塊根含豐富澱粉、碳水化合物、糖類等,其澱粉品質優於木薯澱粉,可作為粿、粿條、菜包、餅乾、丸子及蔬食調料等,粉薯粉就是古早的太白粉;其容易消化,可供小兒及病患食用,且具有收斂性藥效可治痢疾,尚可生食或煮熟,將成熟塊莖烤食風味更佳。在觀賞用途上,葛鬱金具有精緻紋理和豐富色彩,又耐陰,可作為盆栽供室內裝飾及觀賞用,亦可作為庭園栽植或供作插花葉材用。另外,亦可應用於製紙洗濯及感光製紙的糊料、塗刷白壁及工藝品的基礎塗料及酒精蒸餾用途等。在藥用上,其性味甘、淡、涼,具有清肺、利尿之效,可治肺熱咳嗽、小便赤痛、中暑、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等症。

其性喜溫暖、濕潤及半蔭環境,不耐寒,怕乾燥、忌強光曝曬,喜低光度或半遮蔭環境下生長,需注意水分管理,在強光下曝曬其葉片容易灼傷。土壤以肥沃、疏鬆及排水良好的腐質土為宜。可於春季利用分株法繁殖。

參考資料:
(1)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6) p277台北南天書局
(2)張永勳等著 臺灣常用藥用植物圖鑑(III)p433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