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藥用植物 / 藥用植物圖鑑 / 闊葉麥門冬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闊葉麥門冬
發文日:103/08/28
闊葉麥門冬
闊葉麥門冬
學名:Liriope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
科名:百合科(Liliaceae)麥門冬屬(Liriope)
別名:麥門冬、大葉麥門冬、闊葉麥冬。
分布:臺灣全境平野至低海拔山區之林蔭下或潮濕處。
形態:多年生草本,根細長,常局部膨大成紡錘形或橢圓形肉質小塊根,小塊根長達3.5公分,寬約 0.7-0.8 公分;根狀莖短,木質。葉密集成叢,革質,長 25-65 公分,寬 1-1.2 公分,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漸狹,具 9~11 條脈,有明顯的橫脈,邊緣幾不粗糙。花莖長 45-80公分,總狀花序頂生,長12-40公分,花多數,常花3-8朵簇生於苞片腋內;苞片小,近剛毛狀,有時不明顯;小苞片卵形,乾膜質;花被片矩圓狀披針形或近矩圓形,長約0.35公分,先端鈍,紫色或紅紫色;花藥近矩圓狀披針形;子房近球形,柱頭三齒裂。種子球形,初期綠色,成熟時變黑紫色。花期 7-8 月,果期 9-10 月。
繁殖方式:分株。
利用部位:根部。
效用:利尿解熱、滋陰生津、鎮咳袪痰等功效。

原產於中國、越南、日本、台灣等地。在臺灣全境平野至低海拔山區之林蔭下或潮濕處分布,或人工栽培,產地多集中在台南縣學甲鎮,其他地方如虎尾鎮及竹山鎮等亦有零星栽培,目前仍是小面積栽培,全年皆能生產,而收穫塊根則以4-5月間收穫為宜。

闊葉麥門冬的葉片終年常綠,可忍受較低日照,可作為園藝觀賞植物,用於庭園造景、花壇植被等,在台灣各地常見其蹤跡。在藥用上,其性味及功能主治與麥冬相同。麥冬即麥門冬Liriope spicata (Thunb.) Lour.,此藥材很早便出現在藥書中,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氣味甘、平,無毒。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脈絕,羸瘦,短氣。久服輕身不老不飢。」,被列為是養陰潤肺的上品。而「麥門冬」之名的由來,據李時珍《本草綱目》:「麥鬚曰虋(音ㄇㄣˊ),此草根似麥而有鬚,其葉如韭,凌冬不凋,故謂之麥虋冬。」以現代植物學來看,麥門冬的藥材基原植物不止麥門冬一種,同屬的闊葉麥門冬也常使用,甚至作為經濟栽培作物。

闊葉麥門冬可供食用,掘起地下膨大根部,洗淨後以鹽水浸泡2小時,再蒸食或與稀飯共煮。在藥用上,其性味甘、微苦、寒,具有清心、除煩、生津解渴、潤肺止咳、養陰潤肺、益胃生津、肺燥乾咳、內熱消渴、失眠、腸燥便秘等症狀有療效。現代研究,其成分含多種甾體皂苷(steroidal saponins)(Ls1-Ls12),其中一種為甾醇(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及菜油甾醇(brassicasterol)的葡萄糖苷混合物(Ls1);9種為ruscogenin的皂苷(Ls 2-6,Ls 8-11),具有顯著的抗炎、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調節前列腺功能失調、抑制G+菌和抗彈性蛋白酶等作用;2種為亞莫皂苷元(yamogenin)的皂苷(Ls7,Ls12),其他尚有腺苷、焦谷氨酸、糖類、維生素等。麥門冬藥材大多具有調整血糖作用,並促使胰島細胞恢復,肝糖原增加、延緩衰老、清除自由基、抗菌、提高免疫力等,是保健養生與醫療用途上具發展潛力的藥材。

其性喜陰濕溫暖環境,稍耐寒。適應各種腐殖質豐富的土壤,以砂質壤土最佳。一般用分株種子繁殖,播種苗培育一年即可作為綠化材料,管理粗放,在4-6月和8-9月生長旺盛時,可施用有機肥及少量磷、鉀肥等。

參考資料
(1)張永勳等著 臺灣常用藥用植物圖鑑(III)p390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印
(2)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5) p276 台北南天書局
(3)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public/BotanicalGarden/flowers/2010/winter/991116.htm
(4)中文百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