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藥用植物 / 藥用植物圖鑑 / 漏蘆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漏蘆
發文日:103/08/28
漏蘆
漏蘆
學名:Echinops grilissii Hance
科名:菊科(Compositae) 漏盧屬(Echinops)
別名:山防風、東南藍刺頭、野蘭、莢蒿、野蘭、茯苓菜、茄輪草、半天球、鬼油麻、狼頭花、華東藍刺頭、莢蒿、東南藍刺頭、土防風、華東藍刺頭、格利氏藍刺頭。
英文名稱:East China Globethistle
分布:人工栽培
形態: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1公尺,全株被白色蛛絲狀毛。根圓柱形,外皮黃棕色。莖直立,通常單一,莖部有宿存的葉脈殘基。葉互生,近根部的較大,有柄,莖上部葉無柄;葉片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具銳刺,葉緣具緣毛及細刺,上面綠色無毛,背面密生白色綿毛;莖上部葉漸小,狹橢圓形或披針形。頭狀花序,花球形,頂生或腋生,由很多小頭狀花序聚合而成,苞片多層,外層較小,剛毛狀,漸內層呈匙形,頂端銳尖,邊緣具篦狀睫毛,內層狹菱形至狹長橢圓形,頂端芒狀銳尖;基部聯合,其內有一管狀花,花冠筒狀,白色或藍色。瘦果長橢圓形,密生黃褐色毛,頂端有鱗片狀冠毛。花期夏、秋之間。果期秋、冬之間。
繁殖方式:種子
利用部位:根部
效用:清熱解毒、消腫、涼血、通乳。

原產於中國,在台灣多零星栽培為藥用,為民間青草藥,研究指出漏蘆中含有大量的噻吩(thiophenes)化合物,是其主要的抗癌活性成分,其中α-terthiophene 亦為有效的PKC-α與PKC-β2抑制劑。近年來從植株中萃取而得之多塞吩及其衍生物成分,具有保健功效,因而引起世人重視。漏蘆的根常作為保健藥膳食材,漏蘆的花也可作為切花材料,為常用之插花素材。

在藥用上,其性味苦、鹹、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下乳、通筋脈之效,可治癰疽發背、乳房腫痛、乳汁不通、瘰癧、濕痹筋脈拘攣、痔瘡出血;其花具有活血、通絡,可治跌打損傷等。現代研究,對腎癌、大腸癌、卵巢癌等多種癌症具有療效。

山防風利用種子繁殖,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為宜,栽培行株距為1.2 m × 0.5 m,種植時期為3-4月。

參考資料:
(1)張永勳等著 臺灣常用藥用植物圖鑑(III) p240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印
(2)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4) p233台北南天書局
(3)硒吩類抗癌化合物的研究與開發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第2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