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菇蕈家族大集 / 常見之食用菇 / 花臉香蘑 (Lepista sordida (Fr.) Singer)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花臉香蘑 (Lepista sordida (Fr.) Singer)
發文日:102/11/14
花臉香蘑 (Lepista sordida (Fr.) Singer)花臉香蘑﹝Lepista sordida (Fr.) Singer﹞又名紫晶口蘑、紫晶香蘑、丁香蘑、花臉蘑等,分類上是歸屬於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mycotina)、層菌綱(Hymenomycetes)、傘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香蘑屬(Lepista),和著名的紫丁香蘑為相近菇類。野生花臉香蘑可見於林道、竹林、草地或庭園間,數量多時可見仙女環狀出現,在台灣可能於晚春至初秋期間較易於野外發現。

花臉香蘑形態與分佈
花臉香蘑屬於中型菇,通體紫色,隨環境或菌齡其紫色可有藕紫色至深紫羅蘭色之差異,惟其菇傘表面幾乎都有水浸狀紋路,故稱花臉。花臉香蘑的菇傘肉質柔軟,菇柄有嚼勁,味道鮮美,是著名食用菇。一般野生者菇傘約2-6公分寬,成熟時菇傘平展,邊緣薄,中間稍凹;菌褶自菇柄延生,密有小褶;野生菇柄長2-6公分、粗0.3-1公分,菇柄中生、中空,但人工栽培時菇柄部分是充實飽滿的,且栽培時菇柄偶有側生。花臉香蘑菇體帶有一特殊香氣,近似於薄荷香,是宜人且濃郁的,在經水淋洗後氣味更是洋溢。此菇除在台灣本土可發現外,在中國大陸的貴州、黑龍江、遼寧、河北、河南、甘肅、青海、四川、新疆、山西、內蒙古和福建等地亦是主要分布區。

花臉香蘑栽培技術研發
中國大陸自1990年代起,各地即陸續開始對花臉香蘑做人工栽培研究,但至今仍未能進行量產,此菇乾菇網拍價每公斤200-300元人民幣不等,為極珍貴食用菇種。根據大陸學者報導指出,花臉香蘑具養血、益神、補肝、補五臟等功效;除富含麩氨酸(Glutamic Acid)和天門冬氨酸(Aspartic Acid)外,更富含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菇體生長時可有效富集硒(Se)、鍺(Ge)、鋅(Zn)、鐵(Fe)等微量元素,富集硒的能力更是他種食物的幾倍至幾十倍 (硒在生理上的功能除了抗氧化外,還調控了甲狀腺的代謝和維他命C的氧化還原態,也曾被提出和抗癌相關的可能性);而菇體所含鎘(Cd)、汞(Hg)、鉛(Pb)等重金屬含量都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規範內;1996年時德國Xenia Mazur等人自花臉香蘑發酵液分離出可抗癌的lepistal和lepistol兩種二萜骨架化合物,其中lepistal還有很強的抗細菌和抗真菌能力。
此菇為高價保健菇種,不易栽培,大陸已進行將近20年之研究仍無法規模量產。近幾年筆者共蒐集5株於台灣本土獲得之花臉香蘑菌株。最早於2008年試種過一次,當時初獲得第一株菌株,因其為土腐性菇類,菌種製備完成時適逢秀珍菇出菇試驗完畢,故以秀珍菇栽培後廢棄基質添加部份新木屑,調整至約65%含水量並添加少量碳酸鈣避免過酸即充填入栽培瓶,經121℃高溫高壓滅菌後進行接種,菌絲長滿瓶後覆土刺激出菇,覆土者雖有現蕾,但極為零星,未覆土者均無菇蕾產生,形成子實體具芳香,通體紫色。
在經過以秀珍菇栽培後介質栽培出菇成功後,尚以靈芝或其他菇類栽培後介質進行過試驗,惟出菇量能都是差強人意。最近幾次的花臉香蘑試栽,在介質上採用了特製配方製作之堆肥,在效能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下種時,施以不到介質濕重2 %的菌種,僅需2週即可走菌完全;五個菌株的出菇栽培試驗,目前有一自台灣中部獲得的菌株產量最高,經45天的採收,除潮次較不明顯外,其出菇之生物效率(Biological efficiency)將近58 %,高過大陸報導之產能許多。

未來展望
據說常食花臉香蘑有益於治療貧血、久病體虛、神疲、健忘等症狀,其子實體含豐富抗氧化、增強免疫和抗衰老的硒、鍺、鋅、鐵等微量元素,除中國大陸已進行量產試驗良久外,近年日本也開始有學者積極研究其量產技術。目前筆者仍繼續積極開發此菇之量產技術,並與學者合作探究其保健成分和相關利用方式,初步成果顯示有不錯的保健功效。此外,對於花臉香蘑的料理方式也在研究中,清炒、糖醋、燴或煮濃湯都可為菜餚增添許多色彩,做搭配時也不會有氣味蓋過主菜的情形,惟部份試吃者表示略有苦味,而部份試吃者則全無感覺,如何克服這是接下來除量產外的另一重要研究課題。

結語
花臉香蘑在台灣是全新的菇類,在歐美及亞洲地區亦是稀有菇類,市面上難以見到。由於尚無法量產,在中國大陸會有計畫性採集乾製販售,某處一旦發現菇體發生,會被特別圈起保護以免棲地遭破壞,以利之後可再次採得。因此大陸各省許多食用菌研究所都早已投入花臉香蘑試量產技術研發,近年可查得最高有約40 %生物效率的產出報告,與以往生物效率在20-30 %左右相比已有顯著技術性突破。考量花臉香蘑的食藥用價值與其產品新穎性,此菇應是值得繼續發展的潛力菇類,若能領先日本與中國大陸開發出量產技術,或許可成就出菇類外銷市場的另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