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三、品種 / 5.重瓣品種 / 重瓣日日春栽培與管理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重瓣日日春栽培與管理
發文日:106/03/13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園產研究室 陳錦木
一、前言
日日春(Catharanthus roseus (L.) G.Don)為夾竹桃科草本植物,別名長春花、日日草、日日新、四時春或時鐘花等,英名為Periwinkle或Vinca。原生種分布於馬達加斯加島及斯里蘭卡,喜高溫、乾燥及日照良好環境,具長期持續開花特性是重要的夏季花壇及盆花植物,日日春耐高溫及乾燥的生育特性符合未來環境變化及適合熱帶地區國家景觀綠美化的需求,因此眾多花卉育種公司均積極投入日日春的品種改良工作,並已推出一系列優良品種供應市場選用,但眾多的品種中花型仍只有單瓣品種,直到近年來由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育成重瓣花型品種,這重大的突破才讓日日春和重要草花如非洲鳳仙花、矮牽牛及四季秋海棠在花型上並駕齊驅,填補多樣化所需的重瓣花型。

二、重瓣日日春介紹
目前市面上流通之重瓣日日春桃園1、2、3、4及5號是由本場經10年努力以雜交育種方式選育出,是全世界第一個具品種權保護的重瓣型態的日日春品種,商品名稱為「桃園1號-玫瑰女孩」花色為玫瑰紅、株高矮、花徑中等;「桃園2號-桃花女」花色桃紅色帶紅心、株高矮,花徑3.5-4.2公分;「桃園3號-紅蝴蝶」花色紫紅、株高中等、側枝花朵數每支2.2-3.1朵、花徑3.3-4.0公分;「桃園4號-夏雪」花色白帶紅心、株高矮、側枝花朵數每支2.6-3.8朵、花徑3.0-3.8公分;「桃園5號-紅娘」花色酒紅色、株高中等、側枝花朵數每支2.1-3.0朵、花徑3.5-4.2公分。這5個品種分支性佳、耐熱、耐旱及生長勢強且花型像迷你玫瑰。栽培適期於南台灣或熱帶地區可周年栽培,北台灣栽培適期為3月至11月,可長達9個月,新品種日日春推出可供愛花的消費者增加夏季盆花種類的選擇性。農友種苗公司鑑於新品種的特殊性及花卉推廣需公私部門合作,因此於103年6月以非專屬授權方式承接新品種之種苗及產品於國內銷售的權力,目前已有盆花成品流通市面。

三、生育環境需求
1.溫度:重瓣日日春和一般常見的單瓣日日春一樣為相當耐熱的花卉,但園藝性狀表現最佳之溫度在20至25℃,因此一般春秋兩季生產的品質表現較佳,當夏季氣溫達35-37℃時植株仍可正常生長,但在花朵直徑會變小,花朵壽命較短;冬季溫度低於15℃時,生長立即變得緩慢,溫度若低於10℃時會出現生長障礙,甚至發生寒害(葉片上產生紫斑)而死亡。重瓣日日春在13至16℃時所新萌生葉片捲縮程度會變嚴重,對外觀會有不良的影響且花徑也會變小,但花青素呈現會加深,暈狀花色會變深,花朵壽命較長,在扦插繁殖上發根適溫和生長溫度相似為20-25℃,扦插後14-18天可發根移植。

2.光度:日日春對光照需求為全日照,光強度5至8萬 lux下生育開花良好,在遮陰環境下1萬至2萬lux環境下仍能生長,但容易產生徒長現象,節間變長、枝條較軟弱容易倒伏,開花數量會減少,花徑變小,而且花朵壽命較短。當光強度低於1萬 lux以下或光照時間少於4小時之環境植株開花困難不適合栽培。

3.水分管理: 日日春喜乾燥的環境,根系忌水,通常日日春的病害皆借水傳播,尤其以疫病最為嚴重,因此栽培日日春時切記不要使根系長期保持在潮濕的介質中,當根系呈現褐色水浸狀時,即已喪失吸收功能,此時植株易呈現萎凋狀似缺水之型態,一般未熟悉日日春特性的栽培者,常誤以為水分不足而進行澆水,澆過水後因空氣濕度增加,葉片常會短暫回復正常,其為葉片吸收濕氣所致,但無助於根系復原反而更加速其根腐,檢視其莖基部常呈現褐色縮縊現象,最後則軟腐死亡,而健康之根系應呈白鬚狀態,因此建議每次澆水應間隔至介質表面乾燥時,再進行給水,這有助於根系的拓展,且莖基部易生成木質化,增強對逆境之抵抗能力。台灣春夏秋高温多雨季節,常因高温高濕誘發疫病,造成植株大量死亡,建議在栽培過程中應儘量保持葉面乾燥不要積水,澆水宜上午進行讓葉面水分有充足時間蒸發。

4.介質: 日日春盆栽介質通氣及排水良好非常的重要,常見的泥炭土、椰纖、稻殼及珍珠石以1:1:1:1 v/v比例可配製合適生長的培養土,稻殼使用前宜進行2至3個月的堆積,可減少稻穀發芽之問題,培養土pH值以5.5-5.8之間最合適,當低於5.0時抑制根系生長;EC值需低於0.75 dS/m,氯濃度不高於10 ppm。

四栽培與管理
1.扦插育苗:有別於傳統日日春的播種育苗,重瓣日日春因雌雄蕊退化僅能以無性繁殖方式進行大量育苗,主要為扦插及組織培養方式進行,插穗採取上由於成年期枝條節位上的一側葉腋為已分化之花芽僅對邊有1營養芽,因此插穗的採取建議長度5公分以上,以確保有較多的節數,插穗扦插前每穗宜保留2對超過2公分的葉片,如有花苞宜摘除,避免扦插時開花浪費養分造成根系發育不良。扦插介質配方建議以泥炭土:真珠石(3號)=1:1(v/v)配製而成,扦插介質的pH值和EC值同栽培介質,扦插室環境光度宜遮陰控制在約3至5千lux,噴霧管理上晴天時白天可保持每1小時噴霧10-20秒之頻度,傍晚後則停止噴霧,扦插時避免插穗葉片上積水,當溫度在20至25℃時約14至18天可發根。扦插苗待根系從穴盤底部竄出時即可移植,發根後宜迅速移植,避免根系老化,新定植之扦插苗下位老葉如黃化易感染疫病,故需去除,種苗種植深度勿太深,宜和原扦插育苗介質表面平,可避免土壤傳播性病害的發生。

2.摘心除花苞:日日春嫩枝摘心及除花苞後易流出白色汁液容易沾污工具及衣物,一般摘心長度約1公分左右,主要促進側芽分枝萌發使株型更對稱及豐滿。摘花苞在母本及盆花栽培的初期植株生長至3-4對葉時進行,可減少植株尚未達一定大小時養分的浪費,摘除花苞要將花冠筒基部完整去除避免留一段花冠筒於植株上,可減少病害發生。

3.施肥:幼苗定植成活後可施用70至100天型的緩效性肥料,3寸盆約施用3公克,5寸盆約施用5公克,再配合每周施用氮-磷-鉀比例為20-20-20的液體肥料750倍1次,可滿足重瓣日日春生長與開花。重瓣品種於生育初期如有缺肥之情況,下位葉易有長葉柄、縐縮葉及捲曲之葉片產生,在施肥後就可迅速改善。

4.株高控制:重瓣日日春節間短,株高控制以栽培於光線充足之地方及持續摘心方式來進行,摘心除可矮化株高外,亦可促進側枝萌發,避免枝條單獨抽長生長影響外觀。栽培初期須光線充足以免苗期基部節位發生徒長現象造成主幹支撐力不足而倒伏,另外減少水分的供應亦可抑制株高,日日春枝條頂芽優勢作用強(由頂芽所釋放的植物生長激素抑制下方腋芽的萌發),造成植株須單莖成長一段時間後才會從下方開始萌生側枝,如果放任生長易造成部分枝條過長,盆花外觀不良,因此適當連續摘心是栽培重瓣日日春重要的管理事項。

五、病害
重瓣日日春常見病害有以下幾種:
1.苗立枯病,由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其在播種和扦插苗期時發生嚴重,分離病原發現菌絲在其起源處有縊縮可判別。
2.疫病由疫菌(Phytophthora sp.)所引起可發生於幼苗及成株,在夏季時為害最嚴重,罹病度可達100%,其可形成洋梨形具乳突之游走胞子囊,與 P. parasitica相似。
3.白絹菌(Sclerotium rolfsii)引起成株萎凋病,其病原可在馬鈴薯葡萄糖洋菜培養基上形成大量的褐色菌核,狀如蘿蔔種子。
4.灰黴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之灰黴病,病原培養在低溫時可形成大量的褐色菌核,形狀不規則。
5.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之菌核病,病原培養則可形成大量的黑色菌核,狀如鼠糞。各分離所得之真菌回接日日春皆具病原性,可確定為其病原菌。苗立枯病為臺灣首次記載。
6.日日春葉片黃化病,2005年首次發現桃園縣大園鄉花卉栽種區之新興植物菌質體病害,並將其命名為日日春葉片黃化病 (periwinkle leaf yellowing),經序列比對後發現其屬於第一群植物菌質體(16SrI group)。該群植物菌質體又稱為翠菊黃萎病群(aster yellows group)植物菌質體,為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之重要病原。健康日日春被植物菌質體感染後會出現花器發育不正常、花器綠化、葉片化、枝條增生、葉片變小、生長遲緩、簇葉、植株萎凋及黃化等病徵。

六、蟲害
日日春植株全株都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臭味,許多昆蟲會忌避此味道,因此日日春較少有蟲害發生,較常見的害蟲,即專危害吃夾竹桃科植物的夾竹桃天蛾幼蟲,夾竹桃天蛾的幼蟲因具有翠綠的保護色,因此藏身於日日春葉片之中,讓人不易發現其躲藏位置,直至終齡幼蟲食量大增,常一夕之間將整株日日春葉片全部啃食殆盡,才會發現如成人指頭粗的終齡幼蟲,夾竹桃天蛾的終齡幼蟲有著粗大翠綠的身軀外,接近頭部的身上還有一對藍白色的擬眼斑紋,以嚇退想獵食他們的鳥類,最後會在枝條上或是鑽入土中吐絲結蛹,蛹的顏色呈褐色,羽化出的夾竹桃天蛾成蟲外觀則具有如迷彩裝的花紋十分特殊。其他啃食葉片害蟲還有小蝸牛及蛞蝓,其防治方法可留意植株周邊有無蟲體糞便,再進行藥劑噴灑或直接夾除蟲體即可。危害花朵的害蟲有花薊馬,輕微時會在花瓣上留下挫吸後的白斑,這在深色品種中較容易觀察,淺色品種發現不易,除花瓣產生白斑外亦會造成花朵容易掉落壽命變短。當蟲口密度增加發生嚴重時,亦會挫吸花苞汁液,造成花苞枯萎無法形成花苞開花。